智能手表上市潮将至五大势力混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智能手表上市潮将至五大势力混战 在上周的Macworld Asia大会上,不少智能手表被展出;而更早些时候,国内市场已经有数家厂商发布了智能手表,还有正被炒翻天的三星GEAR和苹果iWatch,尤其是我 陆续拿到消息,一批智能手表即将在9月后宣布上市,智能手表市场将爆发了吗?此时此刻,我觉得有必要进行一下梳理。   先简单说下智能手表演进史。可穿戴设备正处在一个从创意产品到与市场对接的关键时期。智能手表则是其中最丰富的一个品类,其历史可以追溯到70年前的机械计算表。然而,现代智能手表则是伴随智能手机和应用的爆发而兴起的。   我们可以把智能手表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简单计算, 比如整合了计算器功能的电子表。   2、腕上电脑,具备操作系统的智能手表,可以看作是一部小型的腕上电脑,比如采用Palm操作系统的Fossil FX2008。   3、智能互联终端,现代智能手表网络和传感器功能进一步丰富,我们现在所称的智能手表默认都指的是这一类。其典型的特征至少包括:   一)可以与移动终端互动。二)自身有更多的传感器获取环境数据。三)有多种互联方式比如蓝牙WiFi或者NFC。四)具备云计算和社交的功能。   不同定位的产品至少具备以上特性中的几项。   回顾完历史,再说下智能手表的现状。目前参与到智能手表格局中的厂商大致可分为这五大股势力:   一、老牌手机厂商   摩托罗拉、SONY、苹果、三星、中兴、酷派等等老牌移动终端厂商已经或正在加入到智能手表浪潮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已经推出的和即将发布的。   摩托罗拉ACTV和索尼SmartWatch是两款已经推向市场的成熟产品,出发点都是“智能手机的配件”,摩托罗拉在CES2012推出ACTV后,再没有升级。之后推出过高尔夫特别版,但基本设计未变。   MOTO最初是希望靠这款产品来定义智能手表,但需求有限,没有创造好的销量,加上摩托变故,这款产品也就成了绝唱。   SONY的SmartWatch相比要单纯许多,也是作为手机的第二屏,可以显示短信、来电等提醒,但音乐和运动功能没有MOTO ACTV强大,不过SONY SmartWatch希望打造手机第二屏生态。   二款产品定价不便宜,SmartWatch一代的美国售价是149.99美元,第二代年内上市,要更贵。8G版 ACTV高达249美元。   可惜的是,二款产品都未能真正引爆市场。接着更大牌厂商即将加入,一是三星,智能手表GEAR推出已无悬念,可能在9月5日新品发布中亮相。更 值得期待的则是苹果的“iWatch”。苹果公司对穿戴设备有很大的热情,CEO蒂姆·库克在AllThing D的D9大会上接受采访时,对穿戴设备谈到了很多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目前穿戴设备市场缺少真正的好产品。   国内老牌手机厂商也已磨刀霍霍。酷派上周抢跑,提前在微博上秀出了智能手表的设计原型。而一位中兴内部人士向我透露,中兴的智能手表已经在设计规划之中。   上述厂商都只是典型代表而已,事实上还有很多公司都在秘密部署。 二、新兴创业公司   创业者总是走在产业前列,他们开创了概念,认同个中趋势,并艰难地往前摸索。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Pebble:定位与索尼SmartWatch接近,但更加独立,与手机分离后,基本功能更加丰富。Pebble最初是Kickstarter上的一个众筹项目,已凑得3000万美元,也是市场化做得最好的,目前已售出超过35万台。   Cookoo:也是从众筹项目发展而来,想法相对保守,外形更接近于传统手表,带指针,但简化了提醒功能,只在手表上显示提醒,不显示提醒内容。目前,国内已有公司将这款产品引进。   inWatch:这是国内一家初创团队,产品定位是“手表形的Android智能手机”,具备智能手机的所有特性,但可以像手表一样戴在手腕上的。   三、传统互联网公司   盛大旗下果壳电子是传统互联网公司在智能手表方向的第一个吃螃蟹者,但是GEAK智能手表数次跳票。GEAK智能手表定位与inWatch类 似,不同在于极客手表希望在其他功能上更强大,比如强大的传感器信息获取能力,但这对传感器技术和工程难度、电池耗电都是有极高要求。   所以极客手表也是现在进程最艰难的一款产品,至今还没有公开展示过最终产品。   百度也介入了穿戴设备,但是是智能眼镜,并非手表。相信随着智能手表市场趋热,习惯跟随的百度也很可能尝鲜介入。现实是介入进来的互联网公司并不多。   四、跨界的医疗健康和运动公司   不管是手表还是手环,运动和健康功能都是智能穿戴设备很重要的一部分功能,所以一些传统医疗厂商、运动品牌也介入到穿戴设备来,Nike依靠十 几年的积累推出了FuelBand运动手环,国内的咕咚和麦步也推出了类似的设备,一家名为MIO的科技厂商则推出了多

文档评论(0)

智慧书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