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生计和治理为主题的调查报告
——以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金祥乡青龙村和立新村为例?
报告撰写人:李季玲 曹洋
参与调查的人员:李季玲、曹洋、王泽云、彭小黎、张林峰、李彦生、
指导教师:卢敏、张大宇
2006-06-03
一 调研背景:
2006年5月,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资助吉林农业大学开设了参与式农村发展研究课程。该课程在开展教学活动中采取了多样的教学方式,包括课堂教学环节和实地调研环节。在了解了参与式农村发展研究的相关原则和方法后,我们小组共8人前往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金祥乡青龙村和立新村进行了为期4天的实地调研。
二 调研方法:
西部小组在卢敏老师的带领下, 主要是采用了参与式农村发展(PRD)的方法来获取相关资料。具体调研方法主要包括(见附录1):
二手资料的查阅
关键人物访谈
3. 当地资源图和季节历、收支图(立新村、青龙村)
4. 随机性的农户访谈
5. 观察法
6. 小组讨论或小型研讨会
三 调研地点概况
金祥乡自然情况:
金祥乡位于白城市洮北区的西南部,北邻洮东、三合两乡,南邻民营经济发展区,东与林海镇接壤,西以洮儿河为界,与洮南市隔河相望。金祥乡南北长22公里,东西宽10公里,幅员面积125.91平方公里。现辖14个行政村,62个村民小组,60个自然屯,总人口1434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5人,有汉、满、蒙、朝鲜族四个民族。2005年全乡工农业总收入1.4亿元,其中农业总收入1亿元,第一产业收入1.2亿元,第二产业收入1873万元,第三产业收入963.7万元;生产总值8600万元,人均收入3650元。
全乡路网发达,交通便利。全乡现有主干道公路6条,东西3条,在南、中、北三个方位上横贯东西;南北路3条,在东、中、西三个方位上横贯南北。另外,在村与村、屯与屯之间都修建了纵横交错的水泥路、砂石路,与主干道共同构成了全乡各处便利的交通网络。
金祥乡的支柱产业是农业,农业特色产品产出量大,品质优。农产品品种种植呈现南、北、中化特点,南片以水田为主,盛产水稻,种植面积近3000公顷;中片以葱、辣椒、大蒜和黄烟“四辣”为主,产品享誉省内外;北片以旱田为主,盛产花生,种植面积2000公顷左右。
近几年,金祥乡紧随市场需求,不断调整种植结构,水稻、花生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正常年景,水稻年产量可达到3万吨,并以金祥乡为中心,周围的林海镇、德顺乡都产水稻,水稻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品种多,质量上乘;花生产量可达8000吨左右,品种以子粒饱满、产量高、口感香脆、出油率高的“四粒红”为主,我乡于2002年被洮北区政府命名为“花生专业乡”。
立新村自然情况:
立新村是金祥乡政府所在地的村,乡政府位于该村的王豆腐坊屯。该村辖4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屯,332户,1195口人,该村有耕地361.8公顷,主要以黑钙土为主,气候多风,干旱、少雨,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量为400毫米左右,无霜期135天。农作物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产辣椒、大蒜、花生等。2005年,全村农业总收入420万元,人均纯收入3650元。
青龙村自然情况:
青龙村位于金祥乡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距离乡政府所在地11.5公里。东与林海镇四合村毗邻,南与富强村接壤,西邻保安村,北与小华村毗邻,有耕地405.1公顷。该村辖5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屯,290户,849口人。耕地以沙钙土为主,气候多风、干旱、少雨、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近年来,由于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以盛产花生、绿豆等经济作物而闻名。“四粒红”花生是这里的特产,每年种植面积都在300公顷以上。2005年,全村农业总产值375万元,人均纯收入3650元。
四 西部小组的发现
在四天的实地调查中,西部小组成员在与当地政府官员的交流中,在与当地农民的互相沟通中,形成了研究者对当地的生计和治理方面的一些发现。这些发现包括:
从政府官员介绍的角度得到的发现
种植业结构调整是农民摸索的结果。金祥乡的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和花生。以该乡的主要街道为线,街道以南种植水稻,街道以北种植花生。这种种植结构的形成是农民自己摸索出来的道路,是农民智慧的结晶,无政府更多引导。
农民投入的种植成本过高。
农业抗风险能力差,无龙头企业带动当地加工业的发展。以花生为例,花生的种植成本高,科技投入低,品种不规划即无技术,无品种,无品牌(当地人所以为的品种---四粒红已经不纯)。无龙头企业,农民抗风险能力低,因此如何引导农民降低种植成本已经成了燃眉之急。
农民每年增产不增收,农产品优质不优价。以水稻为例,金祥乡所种植的水稻品种主要有两种:长粒香和8945。长粒香好吃,产量一般;8945一般吃,但产量高。虽然这样,但是这两种水稻的回收价格基本相同。由于农民主要侧重的是经济效益,因此长粒香的种植范围越来越小。由此可见,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