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火山地热区地壳结构地地震学研究.pdfVIP

腾冲火山地热区地壳结构地地震学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腾冲火山地热区地壳结构的地震学研究 王椿镛楼海吴建平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I) 皇甫岗秦嘉政叶建庆 (云南省地震局,昆明,650041) 腾冲火山是在我国大陆上最年轻的活动火山之一。在这一第四纪火山群及其附近地区,火山、地热和地震活动均 很强烈,长期以来为国内外地球科学家所关注。腾冲火山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第一期火山活动以东部陇川断裂带 附近最强,向西减弱。以熔岩溢出为主。第二期火山活动受大盈江永古弧型断裂带控制,中心腾冲一带活动较强。 第三期火山活动于腾冲南北一线第二期火山活动范围内,是火山活动强度最弱的一期。第四期火山活动于腾冲以 北至固东街一带,形成马鞍山,老龟山,打鹰山,大空山等13座火山,呈南北向串珠状分布。 and 在国际上,人工地震探测是研究火山地热区下方地壳结构通常采用的方法之一(例如,BenzSmith.1984; Nercessianet et et a1.,1984;Ankeya1.,1986)。另外,远震体波接收函数方法(Owensa1.,1984)被认为是确定地壳 上地幔的s波速度结构的一种有效方法。 1999年在腾冲地区实施的人工地震测深工程,布设了一条南北走向的主测线和一条近东西向的辅测线。主测 线南起潞西县中山乡,经潞西、龙陵、腾冲县团田、固东、明光,至自治乡,全长约178kin。测线穿过大团山、 小团山、大黑山、黑空山、大空山和小空山等多座火山。主测线构成相遇的观测系统。辅测线西起新城,经粱河、 囊宋、上营,至怒江边上的道街,全长约85km。人工地震测深进行了7次爆破,炮点设在自治、固东、团田、 中山、新城、道街和勐养。野外共投入三分量短周期地震仪115套,作纵和非纵测线的观测,测点间距为2kin左 右。 对主测线上台站记录的数字资料,首先用初至波的有限差分反演方法(AmmonandVidale,1993)在对沿圭 结构。反演模型参数化使用4kin(水平向)X2km(垂直向)矩形单元划分。为保持走时的计算精度,计算初至 走时的模型单元划分为lkm×lkm。最终的速度模型在5次叠代之后得到。走时的RMS从初次的0.38s减少到 0.17s.反演的收敛过程是稳定的,几种不同初始参数的组合得到的最终模型基本一致。二维结构图象显示在团田 和固东炮点附近在地表附近有较低的速度。主测线的团田至腾冲段与测线南段和北段相比,具有相当低的基底速度 (5.80km/s),其速度等值线明显往下凹,显示了在热海热田附近E部地壳的低速异常特征。另外,从速度等值线形态 看,在腾冲北侧和团田南侧可能存在断裂。、在初始模型的基础上,用射线追踪方法对续至震相作正向走时拟合,并 用二维合成地震图方法作振幅的约束,逐步改善地壳速度模型。最终的二维地壳模型为4层的层状结构,主测线上 莫霍界面稍向北倾,平均深度为40km。在腾冲的热海热田附近上地壳存在可能与火山地热活动有关的低速异常体。 龙陵附近晃面的反射震相并不清晰,且龙陵以南与以北的地壳速度结构有较大的差异,说明它们属于不同的构造单元, 其分界线与龙陵—瑞丽断裂相对应。腾冲县城北侧的腾冲断裂可能切穿莫霍界面。 在7次人工爆破中,腾冲附近的120个临时台站对其作了纵和非纵测线的观测。这些地震射线对腾冲火山区 · · 19 有良好的覆盖。不仅射线密度较大,而且射线方位分布也比较合理。我们根据在120个测点上共得到的697个初 至走时数据,采用区域走时层析成像方法(Thurber,1983)作地壳上部的三维速度结构反演。从地震图中可以 看出,在腾冲附近。P波初至有比较明显的滞后,预示地下存在低速区。与主测线上的有限差分二维反演一样, 也采用了检测板方法作解的可靠性估计。对于深度为0.0,3.0和7.0km的三层,反演结果基本恢复了检测板,说明 反演方法的分辨是可以接受的。12.0km处的分辨较差,与通过这里的射线数较少有关。层析成像结果给出了火山 区上地壳内P波低速异常区的立体图像,揭示了在火山区下方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