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受刑人心理病态性格与神经质、
外向性关联性之研究
丘显良①
刖舌
虽然并非每个人都会吃上官司,但是有些人却经常是刑事司法
犯罪或守法的行为才需要解释,简言之,犯罪行为的~致性似乎需
要解释,究竟人们从事犯罪或循规蹈矩之行为有多么一致?据
显示,仅6%的犯罪者却总共犯了占样本全部犯罪行为的51.9%。
事实上,少数犯罪人口,必须要为绝大部分犯罪之增加,负起相当
的责任,因为这些少数的犯罪者,却犯下大多数的犯罪案件,因此
在犯罪人口中一定存在着一群稳定的犯罪者——“慢性犯罪者”
(chronicoffender),这群慢性犯罪者可能具有和一般人不一样的特
质,这些特质促使他(她)们比一般人更容易出现特定的行为,
而这些行为亦有较高的机会违犯法律。
①丘显良,男,台湾。内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五总队警正组员,中正大学犯
罪防治研究所博士生。
刑事司法心理研究
文献探讨
一、心理病态性格
Pinsl认
行为特征上的广泛变化。19世纪初法国精神医学家Philip
为对于某些未显现心理疾病征兆,但又习惯性表现反社会行为、非
社会行为(不一定是犯罪行为)之个体,有需要加以分类,他创
sans
了一个新词“无精神错乱之疯狂”(maniedelire)来称呼这类
行为失序(behavior
insanity)
的概念,认为患有这些病征的人,其道德观念失整,无法遵从社会
在宗教、伦理及文化行为方面之期望,故他将道德狂乱视为一种心
理疾病,此一称呼亦为大众及媒体所接受,并使用超过半个世纪。
直到1888年,德国精神医学家J.Koch认为道德狂乱具有负面意
涵,他另提“心理病态低劣” (psychopathicinferiority)一词,我
们现今所使用的心理病态一词,即援引于此(引自Bortal,1995)。
虽然名称有所更迭,唯其核心概念均系指这类人道德观念失整,无
法符合社会规范的期望。
Maskof
作《精神面具》(The Sanity)的内容发展而来,他认为心
理病态性格与犯罪行为有高度相关,经由长期临床观察,他认为极
富魅力(charm)与拥有高智商(above—averageI.Q.)是心理病
态性格者的两大特征。与心理病态者初次接触时,其给人的印象是
友善、外向、活泼且讨人喜欢,通常表现出受过良好教育且知识丰
富,兴趣广泛,能言善道使在言谈中免于露出马脚,事实上他们的
有系统地去研究他们的谈话内容时,将会发现他们经常“从这个
话题转移到另一个话题,且谈话的内容多是空洞毫无实质意义,或
一再重复类似话题,甚至言谈内容缺乏逻辑性” (Harc,2004,
P.35)。但因为心理病态者善于操弄,常使一般人不易察觉其话语
中的漏洞。
若对心理病态性格所具有共同属性的特质进行类别分类,其大多会
出现无法与人建立持久关系、不能从经验中得到教训、过度追求刺
激、只顾眼前享乐不计将来、缺乏罪恶感、无情、过度自我中心、
动机不足的反社会行为、缺乏情绪反应、挫折忍受度低、缺乏自知
心理病态性格者皆具有这些特征,心理病态性格者之间仍存有些微
的个别差异,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上述特征具备愈多者,其心理病
态性格愈强”。
由于其行为与性格上的特殊性,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病,具反社会倾向”(personality
andStatisti.
而后出版之《精神异常之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calManualofMental
(1994)之诊断标准,ASP之概念包含两个主要的组成因素:一是
在15岁前就显示为品行疾患的患者,其行为主要为侵犯他人权益
或违反规范;二是在成年以后持续同类型的反社会行为模式,包含
有违规或不守法、狡诈虚伪、冲动、易怒及好攻击、不顾他人安
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六年级上册美术第7课 做做陶艺1 浙美版(2018秋).ppt VIP
- (5.2.1)--5.2由推理公式推求设计洪水.pdf VIP
- 2025年河北保定市竞秀区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66名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穴位贴敷疗法课件.pptx VIP
- 2022《醋业市场发展的案例分析报告—以天缘醋业为例》10000字.doc VIP
- 支付农民工工资承诺书.docx VIP
- 《药用植物识别技术》课件——3.茎.ppt VIP
- “空椅子”技术及应用.pdf VIP
- 2025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PPT2025第28届推普周.pptx VIP
- 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