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章 绿柱石类宝石                3.1 概述 绿柱石类宝石是指以矿物绿柱石为原料的一类宝石的总称,由于绿柱石的形成条件不同,致使其中所含的致色离子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因而形成不同的宝石种。常见有以下几个亚类:   (1)绿柱石含致色离子Cr者,其颜色呈翠绿色,称祖母绿(Emerald);   (2)绿柱石含致色离子Fe者,其颜色呈天蓝色或海蓝色,称海蓝宝石(Aquamarine);   (3)绿柱石含致色离子Cs、Li和Mn者,其颜色呈玫瑰红色,称铯绿柱石(Morganite),其英文名称来源于美国宝石爱好者(J.P.Morgan)的名字;  (4)绿柱石含Fe并呈金黄色、淡柠檬黄色者,称金色绿柱石(Heliiedor),其英文名称来源于希腊语的“太阳”。   (5)绿柱石含Ti和Fe者,呈暗褐色,称暗褐色绿柱石(Dark Brown Beryl)。 3.2 基本性质 3.2.1 结晶学性质   (1)晶系:六方晶系; (2)结晶习性:晶体呈六方柱状(图2-3-1),主要由六方柱、六方双锥和平行双面等单形组成。 图2-3-1 绿柱石的晶体 (3)表面特征:表面常见横纹,轴面上可见六方形蚀痕,柱面上可见长方形蚀痕。 3.2.2 化学成分   绿柱石为铍铝硅酸盐,化学分子式为Be3Al2(Si3)6。不同种类宝石可含有铬、铁、锂、锰、钒、铁等微量元素,并因此形成不同的宝石种。 3.2.3 物理性质 1、光学特征 (1)颜色:颜色变化大,常为绿色、蓝色、黄色、黑色、红色和无色等。并由此决定品种; (2)光泽:一般为玻璃光泽; (3)透明度:透度-不透明。   (4)折射率:1.56-1.59,取决于品种。   (5)双折射率:0.004-0.009,取决于宝石种。   (6)光性:一轴晶,负光性。   (7)色散:色散低(0.014)。   (8)多色性:明显,取决于品种,见下表(表1-3-1)。 表1-3-1 绿柱色类宝石的颜色及多色性特征表 品 种 颜 色 多 色 性 祖母绿(Emerald) 翠绿色、绿色 蓝绿和黄绿色 海蓝宝石(Aquamarine) 海蓝色、天蓝色 蓝色和无色 铯绿柱石(Morganite) 玫瑰红色 粉红和蓝粉红色 金色绿柱石(Heliodor) 金黄色 多变 暗褐色绿柱石(Dark Brown Beryl) 暗褐色 无 (9)吸收光谱:祖母绿具有典型的吸收光谱,在红区683nm、680nm和637nm处显清晰的谱线,从630nm-680nm有一微弱的普遍吸收,在蓝区477nm处有一弱线。海蓝宝石是由铁致色的,吸收光谱不太明显。在紫区427nm处有一稍宽的带,蓝紫区456nm处有一弱线。有时浅绿色的海蓝宝石在537nm处显示一条谱线。 10、光学效应:绿柱石类宝石可显星光和猫眼效应。 2、力学特征   (1)解理:不完全,与晶体底面平行。   (2)断口:贝壳状。   (3)硬度:7.25-7.75,祖母绿性脆。   (4)密度:2.7-2.9g/cm3,具体取决于宝石种。 3.3.4 包裹体 绿柱石类宝石内部含有十分丰富的包裹体,而且不同宝石种,以及不同产地的同一宝石种包裹体具有明显的区别。如哥伦比亚产祖母绿具典型的三相包裹体,俄罗斯产祖母绿具竹节状阳起石包裹体,印度产祖母绿具逗号状包裹体。而海蓝宝石和其它绿柱石品种则具有典型的雨状包裹体。包裹体是鉴别绿柱石宝石品种、产地等最重要的依据。 3.3 矿床成因及产地 3.3.1 矿床成因 由于绿柱石的铍元素主要分布于岩浆成因的I型花岗岩中,因此,过去人们多认为绿柱石矿物的形成主要与这类花岗岩直接或间接相关,实际的情况也大致如此。至今的研究发现,多数绿柱石是产于岩枝状的花岗岩中,这种岩枝状岩体是岩浆活动晚期的气液充填围岩的裂隙形成的,由于有充分的结晶时间因而结晶单晶体都很大,地质上称它们为伟晶岩,这意味着在其中的矿物晶体都具有很大的尺寸。但这些巨大晶体被石英、长石等包裹着,并由于各种原因而使之成为连绵的碎片,很少具有能作为宝石的清洁区,然而,若在伟晶岩中存在气体空隙,或矿袋时,在它们里面形成的绿柱石晶体可以成为透明的和少瑕疵的,从而使之具备了作为宝石的质量。   世界各地有着无法计数的花岗岩分布区,但仅在巴西、阿根廷、阿富汗、非洲、印度、马达加斯加、中国和美国等国家的少数伟晶岩中才有绿柱石矿化。同时,尽管已从这些成矿区开采了数以千吨的伟晶岩型绿柱石矿物,但其中能作为宝石用的却比较稀少。因此绿柱石类宝石比较稀罕,并且随着接近地表的伟晶岩体逐渐被采完,这种宝石将更为罕见。   漂亮的绿柱石晶体(尤其是海蓝宝石和金色绿柱石)亦产于脉络状岩体内,这种岩体不能列为伟晶岩。有时这些矿

文档评论(0)

wen0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