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疲劳荷载下CFRP一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滑移机理初探
陈忠诚,黄培彦,郑小红,周昊,韩强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广州,510640)
摘要:FRP.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机理的探明,对于FRP加固混凝土构件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本课题组发明的新
型FRP片材——哥炭纤维薄板(C锄rbonFiber
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机理的分析模型。
关键词:粘结滑移;疲劳;碳纤维薄板(CFL);CFI..混凝土界面
onthe mechanismofCFRP-concreteinterfaceunder loads
PrefiminaryStudy bond-slip fatigue
C腼N
Zhongcheng,HUANGPeiyan,勾{ENGXiaohong。珊OUHao,HANQian
is
Abstract:Theonthe mechanismofCFRP..concreteinterface forthe
study bond—-slip veryimportant
of ofreinforcementwithFiberReinforced theCFL-concrete
developmenttechnology Plasties(FPd1.Taking
interface fiber focusedonthe
as mechanismof
studyobject(CFL。carbonlaminate)。thestudy bond.slip
interfaceunder loads.The△P~Nandda—N derivedfromthe
CFL-concrete curves嘲啦e a
fatigue experiments.and
of in
bond.sl硒mechanismmodeltheCFL-concreteinterfacewas this
analysis proposedpapen
fiber interface
Words:bond·slip;fatigue;carbonlaminate(CFL);CFL-concrete
Key
也没能探明该类界面的疲劳破坏机理。因此,本文
1 引言
拟开展双剪疲劳实验,探讨在疲劳荷载作用下CF【广
FRP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裂纹在疲劳荷载作用
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滑移机理。
下沿界面扩展的破坏形式,是FRP加固钢筋混凝土
2界面双剪疲劳实验
(RC)构件在工程实际中最常见的失效形式之一。
2.1实验方法
因此,开展FRP一混凝土界面的疲劳性能研究对FRP
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寿命预测、设计与应用都具有重 为了对疲劳荷载下CFL-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性
要的意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理想的冲突与时代的悖论--探究返璞归真的教育变革之道.pdf
- 理想建筑空间的实践探索--结构方案对建筑空间的影响与经济性比选.pdf
- 立式金属罐静压力容量修正值计算方法探讨.pdf
- 立足服务显本色+提高质量求发展--进一步提升快递业服务质量的探讨.pdf
- 利用“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实践探索.pdf
- 利用CCP进行BMS系统软件在线升级初探.pdf
- 利用TCS-1型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实现厂矿铁路车辆动态管理.pdf
- 利用VC%2b%2b开发风云2E静止卫星处理软件.pdf
- 利用VPN技术建立民航气象ATM冗余链路的应用探索.pdf
- 利用超微型自动驾驶飞行器测量低层大气臭氧.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