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大《行政法》概念区分整理.doc
行政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P45
行政法律关系作为法律关系的一种,调整特定的法律关系,是指由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和调整的,因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所形成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和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行政主体之间、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行政主体与其组成机构及公务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等。
从行政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两者的联系来看,行政关系是国家行政机关实现其行政职能的社会形式,是国家行政机关在实施国家行政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总称,行政关系包括行政主体因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监督而与行政相对人和行政监督主体发生的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相互之间的关系。行政关系是一种事实关系,是行政法的调整对象,经过法律的规定和调整才形成行政法律关系。所以说,行政关系是行政法律关系的前提和基础,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关系由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结果。
2、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与行政主体P50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也称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行政法主体或行政法律主体,是指参与行政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国家行政机关以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需要注意的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与行政主体是不同的。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是行政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是双方的。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中的一种,主要是行政法律关系中的管理主体,是单方的。例如在药品管理的行政处罚中,药品行政管理机关是行政主体,被处罚的医药公司是行政相对人,但药品行政管理机关和医药公司均属于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由此可见,行政主体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是从属关系。
3、行政合法性原则与行政合理性原则
(1)行政合法性原则与行政合理性原则共同构成行政法治原则;
(2)合法性原则则主要解决行政合法与非法问题,合理性原则则解决行政是否适当的问题;
(3)合法性原则适用于一切领域,合理性原则则主要适用于自由裁量领域;
(4)行政合法性原则(问题)和行政合理性原则(问题)还可能相互转化。
4、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P57
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是两个联系密切的概念。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行政主体,但行政机关不等于行政主体。
(1)行政机关并非在任何时候都是行政主体,当行政机关以“机关法人”的身份从事民事活动而成主民事主体,如租用办公房、购买办公用品等。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是行政法主体中行政相对方的当事人。
(2)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能成为行政主体,如政府临时设置的某些机关只负责管理内部事务,并不对外行使职权,也不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不能成为行政主体。
(3)行政主体不限行政机关,还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机构和社会组织,如果食品卫生管理中的卫生防疫站、渔业捕捞管理中的渔政检查站、城市公共环境卫生管理中的市容检查组织等。所以,行政主体的范围要大于行政机关的范围。
5、行政授权组织与行政委托组织P68-69
行政授权性组织和行政委托性组织的相同点主要为:
(1)两者均非国家机关。
(2)两者都仅行使一定的行政职权而非行行使一般的行政职权。
(3)两者的范围基本相同。
行政授权性组织和行政委托性组织的区别主要有四:
(1)权力来源不同。
(2)取得行政职权的程序不同。
(3)要求的条件不同。
(4)法律地位不同。
6、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P116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的对象,依法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规范的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包括制定行政法规、规章、作出决定、命令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行为。这一类的行政行为在复杂的公共管理活动中具有普遍约束力,因此抽象行政行为的内容可以反复适用,法律效力也具有普遍性。但由于行政主体制定该行为的权限不同,其制定的行政法规、规章、作出决定、命令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效力也是不同的。另外,抽象行政行为具有不可诉性,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一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局限于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范围。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对特定的对象,依法作出的产生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相比,具体行政行为的特点在于对象的特定性和法律效果的直接性。但是在实践中,这两种行为的区分需要具体分析。
7、行政立法与权力机关立法P127
行政立法行为是指享有行政立法权的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制定、发布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
行政立法行为属于准立法行为,与权力机关的立法活动相比,又是一种抽象行政行为,具有行政的性质。因此,行政立法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1)行政立法行为的从属立法性。行政主体依法在法律授权下进行的行政立法行为,必然要从属于权力机关的立法。
(2)行政立法行为的行政性。
8、行政指导与行政合同P185、P191
行政指导是指行政主体为谋求当事人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以实现一定行政目的而在其职责范围内实施的指导、劝告、建议等行政行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