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沟火灾原因分析.ppt
地沟火灾原因分析 一、基本情况 1984年8月20日22时5分,鞍山钢铁厂半连轧板厂横切头部锥体地沟内20#机械润滑油发生火灾,当场烧死一人、烧伤一人。该种火灾国内钢铁企业从未发生过。建厂以来,每次在地沟上气焊、电焊,火花和熔潭掉入沟内从未发生过火灾事故。 地沟火灾原因分析 二、事故经过 横切头部锥体地沟是用水泥浇灌的,大小为4×0.8×1.5米左右,在地沟端有一个0.8 ×0.8米的人孔和机座下方有一小孔。由于长年积累,地沟内积有大量的润滑油和碎氧化铁皮及铁粉。8月19日8时开始停机检修,将地沟的油全部掏出,剩下的碎氧化铁皮及铁粉组成的油渣子没有及时地挖出。事隔10个小时后,20日晚18时开始起油渣。在起渣过程中,人们感到闷热、呼吸困难,油蒸汽浓度大,同时有人发现沟内人孔下方有一堆蓝色火苗,瞬间燃成大火,并且蔓延到整个地沟。 地沟火灾原因分析 三、火灾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1、有的认为是吸烟引起着火 火灾前确定有人在地沟上面吸烟,20#机械是170℃以上,自燃点在500℃左右,起火当时地沟温度是30-40℃左右,机械油又不易挥发。烟头表面温度200-300℃,达不到其自燃点。 2、有人认为是铁锹撞击和钢绳摩擦火花引起的 碰撞和摩擦火花温度虽然高于其自燃点,但是润滑油的闪点远高于起火当即时的温度,火花的能量低不足以引起机油大量挥发,蒸汽浓度达不到爆炸下限,所以不能引起着火。 地沟火灾原因分析 3、有人认为照明灯绝缘磨损打火引起的 照明灯绝缘磨损打火同样也不足经引起机油挥发,加之当时的气温远低于润滑油的闪点,不能引起着火。 4、有人认为FeS自燃引起火灾 经化验分析,一般铁皮(没浸20#机械润滑油)的含硫量为0.0121,起火地沟内的浸油铁皮含量硫量为0.0239,浸油铁皮粉含硫量为0.0860。之所以浸油铁皮和铁皮粉含硫量高,说明了油中的硫与铁皮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FeS,而FeS又是自燃性物质,将油起走后, FeS与空气接触而自燃,导致起火。分析如下: 地沟火灾原因分析 (1)地沟内常温30-40℃,油中的硫与沟底部的碎氧化铁及铁粉发生反应,生成FeS。 (2)在掏挖地沟内沉积物的过程中没有连续作业,当油抽出后,硫化亚铁便暴露在空气中, FeS经过10个多小时的自行氧化生热,致使FeS及油渣温度升高,进而又加速了氧化反应的速率,导致温度加速升高。 (3)地沟内空气不易流通,内部空间有限,热量不易散失,容易升温。 (4)硫化亚铁是粉状,加之起渣过程中不断翻动,增加了与空气接触面积,加速了氧化反应速率,导致FeS自燃,而后又引起油蒸汽燃烧。 * *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江苏省公务员省考《行测》联考-部分真题(A类).pdf VIP
- 校园消防安全台账范本.docx
- 2024版加油站安全生产管理台账样本.doc VIP
-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外国语学校、科利华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PC工法桩专项施工方案 .doc
-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pdf VIP
- JT_T 410-2022CN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标识.pdf
- 标准图集-22TJ310装配式钢筋桁架楼承板系列产品-下册.pdf VIP
- 汽车基础知识在线试题答案2.pdf VIP
- 地质勘查坑探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