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猪附红细胞体病现场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doc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sis)是由血液寄生虫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病。
1 流行病学
1.1 季节性
该病多发于高热、多雨且吸血昆虫繁殖滋生的季节,猪的感染主要集中在6-9月份,在北方7月中旬到9月中旬为发病最高峰。
1.2易感年龄
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都易感,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1.3 潜伏期
平均潜伏期为7天(3~20天),但大部分猪常呈隐性感染。
1.4 传染源
患病猪与隐性感染猪是最重要的传染源,患病羊与猪有交叉感染性,老鼠可携带附红细胞,并将其传染给猪群。节肢动物如疥螨、虱子、刺蝇、蚊子、蜱、蠓等能够携带附红细胞体传染给猪,蚊子在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1.5传播途径
1.5.1 直接接触传播
猪通过舔食断尾、伤口,相互殴斗可直接传播该病,在交配时,只有公猪将被血污染的精液留在阴道内才可能发生传染,子宫被认为不可能传播猪附红细胞体。
1.5.2 机械传播
多头猪共用同一注射针头,断尾、打耳号、阉割、外科手术等是人为传播该病的主要因素。
1.5.3 垂直传播
妊娠母猪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流产,产下的仔猪也带虫。
2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6-10天,病初患猪食欲废绝,精神不振,全身发抖,后肢摇摆,行走不稳,喜卧不动;体温40.5-42摄氏度,高热稽留不明显;有些病猪出现呼吸困难,喘气,咳嗽,心跳加快;可视黏膜初期潮红,后期黄疸或苍白,病猪贫血,消瘦,大部分病猪眼圈,肛门周围发青;耳尖变干,边缘向上卷起,两耳发绀,鼻端,口角,胸前,股下,颈下,大内侧皮肤红紫,指压不褪.个别猪后肢麻痹不能站立,严重病猪皮肤裂开,四肢交叉糜烂.耐过的仔猪因生长受阻而变为僵猪,后期常因继发感染,肠炎下痢,尿呈棕色,母猪性行为丧失,生殖机能下降.母猪泌乳量下降。(1)
2.1 哺乳仔猪
5日龄内发病症状明显,一般7-10日龄多发,体温升高;眼结膜皮肤苍白或变黄(贫血或黄疸,具有示病诊断意义);四肢抽搐,发抖;腹泻,粪便深黄色或黄色粘稠、腥臭;死亡率在10%-90%,小部分猪很快死亡,大部分仔猪临死前四肢抽搐或划地,有的角弓反张;部分治愈的仔猪会变成僵猪。
2.2 断奶仔猪
断奶仔猪一般转入保育猪舍后3-5天发病,40-60日龄为主要发病期。病猪精神沉郁,嗜睡,扎堆,体温升高至40.5℃-42.5℃;部分猪全身皮肤呈浅紫红色,尤其是腹部及腹下部,部分猪皮肤呈土黄色,病程再长一些体质差的猪皮肤苍白(具有示病诊断意义);大部分猪眼结膜发炎,严重的上下眼睑粘住使眼无法睁开;个别耳部发绀,少数猪后肢内侧及腹部有出血斑(具有示病诊断意义);部分猪步态不稳;少数猪发病10天左右出现急性死亡,死亡时口腔出血,解剖胃出血。
2.3 繁殖母猪
怀孕母猪和哺乳母猪患该病精神差,喜卧,高热,大部分发病猪全身皮肤发红,个别猪中、后期皮肤黄染或苍白(具有示病诊断意义),怀孕母猪出现流产、早产,尤其是临产母猪的流产率、早产率高,不流产的产出死胎,有的即使产活仔,仔猪弱小,发病死亡率高。
3 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为贫血,黄疸,发病猪皮肤、粘膜苍白黄染,部分猪全身皮肤发红,以耳、鼻、腹部严重;血液稀薄,凝固不良;皮下组织和肌间胶冻样侵润;颌下、肺门、膈淋巴结肿胀多汁呈土黄色;脾脏肿胀呈蓝灰色;部分病猪肝脏肿大,脂肪变性;肾脏贫血,局部有瘀血。
4 实验室诊断
4.1新鲜血液检查
取耳静脉血(或抗凝血)1滴于载玻片上,加等量生理盐水混匀,加盖玻片,在400~600倍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虫体呈球形、逗点形、杆状或颗粒状。单个附红体有很强的运动性,可前、后、左、右做翻滚或扭转运动,一般单个大型附红体活动力弱于小型附红体,而聚成团状者、接近或附着于红细胞者其活动力减弱或无活动力。
4.2 血片染色检查
取耳静脉血(或抗凝血)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可见红细胞表面有许多圆形、椭圆形、杆状紫红色虫体,当调动微螺旋时,虫体折光性较强,中央发亮,形似气泡;红细胞边缘不光滑,凹凸不平。瑞氏染色镜检,虫体呈紫蓝色。如不能现场检查,则采取抗凝血1ml(加肝素或柠檬酸钠),加10%福尔马林液1ml,混匀,送实验室用丫啶橙染色检查,可见附红细胞体呈浅至深桔黄色。
镜检应当与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相联系才能对该病进行确诊。
5 诊断
5.1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可初步诊断该病,确诊要进行镜检。
5.2 鉴别诊断
5.2.1 与猪瘟的鉴别诊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议区角活动中材料的提供.doc
- 浅议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doc
- 浅议我国行政监督.doc
- 浅议植物细胞凋亡.doc
- 浅议民事第三人制度_浅议民事第三人制度.doc
- 浅议沟通及沟通的作用和意义.doc
- 浅议邮政企业文化.doc
- 浅议高效课堂.doc
- 浅论公允价值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 浅论公司名称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措施.doc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