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附红细胞体病现场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docVIP

猪附红细胞体病现场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猪附红细胞体病现场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doc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sis)是由血液寄生虫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病。 1 流行病学 1.1 季节性 该病多发于高热、多雨且吸血昆虫繁殖滋生的季节,猪的感染主要集中在6-9月份,在北方7月中旬到9月中旬为发病最高峰。 1.2易感年龄 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都易感,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1.3 潜伏期 平均潜伏期为7天(3~20天),但大部分猪常呈隐性感染。 1.4 传染源 患病猪与隐性感染猪是最重要的传染源,患病羊与猪有交叉感染性,老鼠可携带附红细胞,并将其传染给猪群。节肢动物如疥螨、虱子、刺蝇、蚊子、蜱、蠓等能够携带附红细胞体传染给猪,蚊子在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1.5传播途径 1.5.1 直接接触传播 猪通过舔食断尾、伤口,相互殴斗可直接传播该病,在交配时,只有公猪将被血污染的精液留在阴道内才可能发生传染,子宫被认为不可能传播猪附红细胞体。 1.5.2 机械传播 多头猪共用同一注射针头,断尾、打耳号、阉割、外科手术等是人为传播该病的主要因素。 1.5.3 垂直传播 妊娠母猪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流产,产下的仔猪也带虫。 2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6-10天,病初患猪食欲废绝,精神不振,全身发抖,后肢摇摆,行走不稳,喜卧不动;体温40.5-42摄氏度,高热稽留不明显;有些病猪出现呼吸困难,喘气,咳嗽,心跳加快;可视黏膜初期潮红,后期黄疸或苍白,病猪贫血,消瘦,大部分病猪眼圈,肛门周围发青;耳尖变干,边缘向上卷起,两耳发绀,鼻端,口角,胸前,股下,颈下,大内侧皮肤红紫,指压不褪.个别猪后肢麻痹不能站立,严重病猪皮肤裂开,四肢交叉糜烂.耐过的仔猪因生长受阻而变为僵猪,后期常因继发感染,肠炎下痢,尿呈棕色,母猪性行为丧失,生殖机能下降.母猪泌乳量下降。(1) 2.1 哺乳仔猪 5日龄内发病症状明显,一般7-10日龄多发,体温升高;眼结膜皮肤苍白或变黄(贫血或黄疸,具有示病诊断意义);四肢抽搐,发抖;腹泻,粪便深黄色或黄色粘稠、腥臭;死亡率在10%-90%,小部分猪很快死亡,大部分仔猪临死前四肢抽搐或划地,有的角弓反张;部分治愈的仔猪会变成僵猪。 2.2 断奶仔猪 断奶仔猪一般转入保育猪舍后3-5天发病,40-60日龄为主要发病期。病猪精神沉郁,嗜睡,扎堆,体温升高至40.5℃-42.5℃;部分猪全身皮肤呈浅紫红色,尤其是腹部及腹下部,部分猪皮肤呈土黄色,病程再长一些体质差的猪皮肤苍白(具有示病诊断意义);大部分猪眼结膜发炎,严重的上下眼睑粘住使眼无法睁开;个别耳部发绀,少数猪后肢内侧及腹部有出血斑(具有示病诊断意义);部分猪步态不稳;少数猪发病10天左右出现急性死亡,死亡时口腔出血,解剖胃出血。 2.3 繁殖母猪 怀孕母猪和哺乳母猪患该病精神差,喜卧,高热,大部分发病猪全身皮肤发红,个别猪中、后期皮肤黄染或苍白(具有示病诊断意义),怀孕母猪出现流产、早产,尤其是临产母猪的流产率、早产率高,不流产的产出死胎,有的即使产活仔,仔猪弱小,发病死亡率高。 3 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为贫血,黄疸,发病猪皮肤、粘膜苍白黄染,部分猪全身皮肤发红,以耳、鼻、腹部严重;血液稀薄,凝固不良;皮下组织和肌间胶冻样侵润;颌下、肺门、膈淋巴结肿胀多汁呈土黄色;脾脏肿胀呈蓝灰色;部分病猪肝脏肿大,脂肪变性;肾脏贫血,局部有瘀血。 4 实验室诊断 4.1新鲜血液检查 取耳静脉血(或抗凝血)1滴于载玻片上,加等量生理盐水混匀,加盖玻片,在400~600倍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虫体呈球形、逗点形、杆状或颗粒状。单个附红体有很强的运动性,可前、后、左、右做翻滚或扭转运动,一般单个大型附红体活动力弱于小型附红体,而聚成团状者、接近或附着于红细胞者其活动力减弱或无活动力。 4.2 血片染色检查 取耳静脉血(或抗凝血)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可见红细胞表面有许多圆形、椭圆形、杆状紫红色虫体,当调动微螺旋时,虫体折光性较强,中央发亮,形似气泡;红细胞边缘不光滑,凹凸不平。瑞氏染色镜检,虫体呈紫蓝色。如不能现场检查,则采取抗凝血1ml(加肝素或柠檬酸钠),加10%福尔马林液1ml,混匀,送实验室用丫啶橙染色检查,可见附红细胞体呈浅至深桔黄色。 镜检应当与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相联系才能对该病进行确诊。 5 诊断 5.1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可初步诊断该病,确诊要进行镜检。 5.2 鉴别诊断 5.2.1 与猪瘟的鉴别诊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inpf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2202040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