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不同育苗方式对比试验初探.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米不同育苗方式对比试验初探.doc

玉米不同育苗方式对比试验初探 叶 永 丰 摘要  对玉米的几种不同育苗方式进行试验比较,通过观察、验收和考种获取相关的增产信息和理论参数,初步探索出采用玉米无土育苗移栽技术,既能够节省用种、减少育苗和运苗的劳力投入,又能提高单产的结论。 关键词 玉米、无土育苗、营养球育苗、撒播育苗、点播、对比试验 1、试验的目的 近年来,全国各地推广玉米育苗移栽的面积逐年扩大,获得的增产效果均较好,但由于这些育苗技术都离不开营养土的培育和营养球、营养块的制作,耗工较多,如异地育苗,挑运苗所需的劳动强度更大,尤其是大面积推广的情况下,玉农很难普遍接受。因此,我们根据以往成功做过的零星试验,提出简便易行的玉米无土育苗移栽技术,进一步试验探讨,旨在只改变育苗方式,而大田栽培管理相同的情况下,玉米能否同样获得高产的目的。 2、试验的基本情况 2.1试验地点及年分 试验于2006年实施。地点设在贵州省剑河县关口农场。试验地为榜坡缺水田,粘壤土质,坐北向南,光温充足,前作为绿肥,海拔670m。 2.2供试品种 选用在当地表现高产,稳产的当家品种:临奥1号。 2.3种子处理及育苗时间 4月8日浸种,浸前晒种1天,剔除病变粒和弱小粒,不经催芽,4月10日按处理要求分别进行育苗和点播。 3、田间试验设计  3.1处理的设计及要求 设无土育苗、营养球育苗、撒播育苗和点播4个处理,其中点播为对照(CK)。 ①无土育苗:把浸好的种子均匀摆放于水稻育苗秧盘里,以种子互不重叠为准。秧盘如是木制的,要浸泡吸足水分方能用。种子摆铺好后送入水稻育秧温室的中下层与水稻育秧一起进行,注意干时喷水。用温室无土育玉米苗,一般5-6个昼夜,当第一片真叶未全展时即练苗移栽。 ②营养球育苗:营养土的配制、球的制作和苗床管理按玉米高产栽培育苗技术操作。在自然气温条件下,盖膜培育,一般8-10天即可移栽。 ③撒播育苗:精细整土,每平方米施足10kg腐熟优质农家肥,均匀与床土中合,浇透水后即可播种,播种用细土盖种至不露白方可。随即覆膜保温。 ④点播(CK):在育苗的同一天按规定的行株距点播于试验小区内,每穴播种2粒,匀苗时每穴留一株壮苗。 3.2大田设计 采取随机区组排列,设三次重复,小区面积33.4m2,即长6.6m,宽5.06m。按2.4×0.8尺的宽行窄株方式定植。每小区栽4行,每行39株,共156株。666.7m2密度为3125株。 4、大田管理 4.1整地施肥 移栽前15-20天将绿肥翻犁,栽前1-2天按设计要求作畦分厢,开好定植沟,并按每666.7m2,施75kg复合肥的数量将肥料均匀施入定植沟中,移栽玉米时将沟中复合肥与土壤中合。 4.2中耕追肥防治病虫 玉米长至小喇叭口时按每666.7m2追10kg尿素结合中耕培土进行,并用杀虫双大粒剂点入心叶内防治玉米螟。玉米大喇叭口按666.7m2追20kg尿素结合培土壅蔸进行。后期用药预防大小斑病一次。 5、小区测产 8月12日测产验收,全生育期124天,CK小区未达到完熟。测产结果见表1: 6、方差分析与显著性测验(计算过程略) 处理间方差=62.81,机误方差=0.5683,对处理间方差进行F测验;F值=处理间方差/机误方差=110.52 表1  不同育苗方式试验产量结果(干子粒kg/33.4m2) 重复 处理 Ⅰ Ⅱ Ⅲ 合计 平均 单产(kg) 比对照增(kg) 增产幅度 产量位次 ① 36.38 37.12 36.48 109.98 36.66 730.58 199.62 37.6 1 ② 34.5 36.1 35.3 105.9 35.3 704.6 173.64 32.7 2 ③ 31.29 30.48 30.64 92.41 30.8 614.8 83.84 15.8 3 CK 26.4 25.78 27.6 79.78 26.6 530.96 0 0 4 查F值表:当处理间自由度n1=3,机误自由度n2=6时。F0.05的值为4.76,F0.01的值为9.78,处理间F值110.52>9.78,所以P<1%,说明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见表2) 表2  变量分析表 变因 自由度 平方和 变量 F值 F5% F1% 处理间 3 188.43 62.81 110.52** 4.76 9.78 误差 6 3.41 0.5683 总机 11 192.11 **表示处理间差异极显著 7、结论 经方差分析,不同育苗方式使玉米的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产量位次为:无土育苗>营养球育苗>撒播育苗,对照点播栽培的产量最低。由表3看出: 表3   影响玉米产量构成的主要参数  项目 处理 生育期(天) 株高(cm) 穗位高(cm) 穗长(cm) 穗粒行料(行) 行粒数(粒) 秃顶(cm) 穗均粒数(粒) 每穗生

文档评论(0)

docinpf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2202040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