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曲替酸治疗儿童重症遗传角化性皮肤病的效能和副作用研究.pdfVIP

乙曲替酸治疗儿童重症遗传角化性皮肤病的效能和副作用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防治皮肤病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 ·191· 3讨论 随着现代护理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一种以真实、可靠的科学证据为基础的护理实践一循证护 理已成为护理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使以经验为主的传统护理向以科学为依据的有据可 循的现代护理发展,在应用实践基础上,寻求更多的科学证据支持【5】。我们以前的研究证实SLE患 者易于产生一些异常心态和错误认知,如悲观消极、满不在乎、抗药心理、听信广告、过于自信 等,并发现通过对异常心态和错误认知的干预,可让患者对所患疾病有所了解,消除不正常心态和 错误认识,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减少疾病的复发,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HJ。 唐福林等…的研究认为SLE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倾向,临床医师在治疗躯体疾 病的同时,应多注意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及时给予心理干预治疗,将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本 研究通过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予以常规的一般护理、生活护理、熟悉病情,做好对症护理及药 物副作用的护理和出院指导的基础上,联合健康指导来治疗sLE。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 组sLEDAI评分、焦虑抑郁情绪分值均较治疗前职显下降,但试验组治疗前后sLEDAI评分、焦虑、 抑郁情绪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健康指导可有 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心理状态,同时可有效提高SLE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健康指导可 作为对SLE患者的异常情绪的干预治疗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of in ChroIlic LE.Dete彻ina垃on chro试cdisease,mustrated n]MerreuM,shulmaIl prognosis bysystemiclupuserytllemaloslls.J Dis,1955.1(1):12—32 [2]cerveraR,l(1I眦娜htaMA,FontJ,et a a1.Morbi击ty曲dmonality抽systeⅡIic1upllser)曲e咖tosuaduringlo—yearperiod: a 8IIdlateman抵tatioIlsin8cohortof1000 comparisoⅡ0feady stIldiesin fb皿a [3]Abu—DhakraM,uID俩tzMB,eladmanDD,eta1.Mo血llity siIl出e systenlicluP惦erytIle哪t惦us.’ResIllts centerI.Causcsofdeatll.J RIIem8101.1995,22(7):1259一1264 [4]曾抗,孙乐栋,黄良,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稳定期治疗的健康指导.南方护理学报.2003,lO(5):60一6l [5]廖少玲,曾夏杏.循证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中的应用.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4):190—192 [6]李小红.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体会.当代护士.2005,(8):4l一43 [7】肖清华.系统性红斑狼疮185例的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10):1734一1735 [8]唐福林,巫斌,魏蔚,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抑郁症状的临床调查.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7(5):272—274 乙曲替酸治疗儿童重症遗传角化性皮肤病 的效能及副作用研究 张锡宝 何玉清蔡艳霞 罗权王艳芳 徐晓李常兴 黄振明 罗玉武李季 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 与遗传相关的角化性疾病在临床上属皮肤常见病,症状轻微的患者较多。以寻常型鱼鳞病为代 表的遗传性角化性疾病在临床上最为常见,人群发病率约为1/250—6000(I】临床以润泽皮肤及保持 皮肤水分为主,外用护理可以改善皮肤过度角化,不需口服药物治疗。重症遗传性角化性疾病发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