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蜂窝的概念:系统设计基础.pdf
第3章 蜂窝的概念:
系统设计基础
背景:
早期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目标是通过使用安装在高塔上的、单个的大功率
发射机而获得一个大面积的覆盖范围。虽然这种方式能获得很好的覆
盖,但它同时也意味着在系统中不能重复使用相同的频率,因为复用频
率将导致干扰。例如,70年代纽约的贝尔移动系统最多能支持1000平方
英里内的12个同时呼叫。
3.1 概述
1974,Bell实验室提出蜂窝概念
蜂窝系统 “小区制”系统
■将所要覆盖的地区划分为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的半径可视用户的分布
密度在2~20km左右。在每个小区设立一个基站为本小区范围内的用户服
务。并可通过小区分裂进一步提高系统容量。
■ “频率复用”的概念:同频干扰的强弱与同频复用小区间距和小区半
径的比值有关,信干比可控。
蜂窝的概念
■特点:用户容量大,服务性能较好,频谱利用率较高,用户终端小巧且
电池使用时间长,辐射小等。
■新的问题:系统复杂、越区切换、漫游、位置登记、更新和管理、以及
系统鉴权等。
蜂窝的分类
宏蜂窝(Macro-cell):2~20km
微蜂窝(Micro-cell):0.4~2km
皮蜂窝(Pico-cell):400m
分层蜂窝(由多种蜂窝组成)
多维小区
蜂窝小区的形状
正六边形小区结构
六边形在三种几何形状当中具有最大的中心间隔和覆盖面积,而重叠区域
宽度和重叠区域的面积又最小。所以小区都采用正六边形小区结构,形
成蜂窝状分布。这意味着对于同样大小的服务区域,采用正六边形构成
小区所需的小区数最少,所需频率组数最少,各基站间的同频干扰最
小。
3.2 频率复用(频率规划)
概念:为整个系统中的所有基站选择和分配信道组的设计过程。
思想:为每一个蜂窝基站分配一组无线信道,这组无线信道用于称作小
区的一个小地理范围内,给相邻小区的基站分配另一个信道组,基站天
线要设计的能获得某一特定小区内期望的覆盖,这样相同的信道组就可
以覆盖不同的小区,只要这些小区两两之间相隔的距离足够远,就可以
使相互间的干扰水平在可接受的界限之内。
频率复用(频率规划)
簇(cluster):共同使用全部可用频率的K个小区叫做一簇。典型值为
4,7或12。
图3.1说明了蜂窝频率复用的思想,在该图中标有相同字母的小区使用
相同的信道组。频率复用设计是基于地图之上的,指明在哪儿使用了不
同的频率信道。图3.1所示的六边形小区是概念上的,是每个基站的简
化覆盖模型。
图3.1 蜂窝频率复用思想的图解
标有相同字母的小区使用相同的频率。小区簇的外围轮廓用粗体描过,并
在覆盖区域上进行复制。在本例中,簇的大小N为7,频率复用因子为
1/7,因为每个小区都有可用信道总数的七分之一。
当用六边形来模拟覆盖范围时,基站发射机或者安置在小区的中心(中心激
励小区)或者安置在六边形小区顶点之中的三个上(顶点激励小区) 。通常,
全向天线用于中心激励小区,而扇形天线用于顶点激励小区。实际上,一
般不允许基站完全地按照六边形设计图案来安置。大多数的系统设计都允
许将基站安置的位置与理论上理想的位置有1/4小区半径的偏差。
激励方式: 中心激励与顶点激励。
中心激励:基站设在小区的中央,用全向天线形成圆形覆盖区。
顶点激励: 基站设在每个小区六边形的三个顶点上,每个基站采 用三副120
度扇形辐射的定向天线,分别覆盖三个相邻小区的各三分之一区域。
(a)中心激励
(b)顶点激励
全向辐射天线基站 120°扇形辐射天线基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