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村人也需要心理护理.doc
农村人也需要心理护理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贫瘠水平的日趋拉大,农村人口生活水平低,文化水平低,自我保健知识贫乏,生理与心理曲线紊乱等,导致服药自杀,农村人口是城市人口的3倍,因此乡镇医院也迫切需要心理护理咨询站。
【关键词】农村人口 服药自杀 住院病人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252-01
1 资料
1.1 根据我科2010年12月至2011年8月53例服药自杀病人的心理分析评定,其中神志清楚要进行洗胃术48例,有2例无需洗胃, 3例因服药时间过长,经过抢救无效死亡,有2例到诊时自愿要求配合治疗,有45例需要医护人员耐心解释及劝导后才接受治疗,其中男性24例,女性29例,年龄17-70岁,婚姻状况:未婚13例,已婚40例。职业:农民49例、个体经营2例、学生1例、公务员1例,送医院就治时间平均为服药后5小时左右。
2 服毒原因分析:
2.1 女性服毒原因 在服药自杀患者人群中、女性多于男性,特别是农村女性,其原因是农村女性文化知识水平低,经济不独立,一旦发生婆媳、夫妻关系不和时,自控能力低,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悲观失望、丧失了生活的信心,即没有可倾诉的人,也无法自己开导自己,并且在农村又没有心理咨询站等,这时往往想吓唬对方或赌气的单纯方法就采取服药自杀。
2.2 男性服毒原因 男性无论是现在还是古今,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是生活中的主导者,占主导地位,当面临经济困惑、生活压力、家庭矛盾、家庭不和睦时、男人就用他独特性子,不与人沟通,得不到他人的关怀与好的意见,往往借酒浇愁来缓解压力或因此消极厌世,而选择服药自杀。其实人是怕说出来后被他人看轻与笑话,据此迫切的需要专业心理护理咨询服务站的要求。
2.3 年轻人服毒原因:由于这类人群一般在17一23岁之间,刚走上社会,生活经历少,社会交际经验困惑时,适应能力差。另外,现今社会上网恋,校园早恋流行,这些不良风气极差,心理矛盾日积月累,没有倾述的对象,也没释放压力的方式更没得到家庭的极时关爱,再加上在农村根本就没有心理咨询站的存在,因此,选择服药自杀。
2.4 患慢性病人服毒原因 这部分人大多为中老年人,因患慢性病、不治之症,当病魔缠身,久治不愈时,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生变化,悲观、绝望、希望早日解脱痛苦不连累亲人,也是一时冲动而选择结束生命。
3 心理护理
3.1 抢救过程中心理护理 接诊后应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在第一时间内同患者建立起融洽的护患关系,以良好的态度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是护理成功的关键。首先要理解患者,并做到安慰与鼓励,使之正确面对施救。其次,言为心声,护理人员要察言观色,善于运用语言技巧,有意识的询问,从病人的言语及表情观察,病人的心理状态,加强护患交流,可根据患者病情、社会地位、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语言交流方式,准确判断患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及时了解或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精神负担。
3.2 各类人群性格的心理护理:
3.2.1 一般护理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干预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护士应以亲切和蔼而礼貌的语言与其交谈,多作换位思考,了解服药的原因。在言行上、感情上认真听取患者的倾诉,对患者主动、热情、诚恳、关心、体贴、胜似亲人、痛患者之所痛、想患者之所想,以取得患者高度信任。
3.2.2 一般支持性的心理治疗 通过视、听、触、交谈、观察患者的情绪、言语、思维和行为变化,了解家庭、社会因素对患者心理活动的影响,收集患者生理、心理与社会方面的资料,找出患者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据心理健康问题,制定相应的心理支持治疗措施,如:运用倾听保证技术、安慰与开导、关心与同情、解释、建议与指导,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生活。
3.2.3 认知疗法 认知过程是客观现实与情绪、行为反应的中介,当知觉由于某种原因得不到充分信息或由于感觉出的错误评价与解释时,就会对思维的准确性或范围产生影响,使思维受到限制和歪曲,从而导致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
3.2.4 偏执型人格患者的心理护理 此类人群依赖性强,冲动、好强、喜欢赞美声、受不得半点委曲、社会适应能力差、心理承受力弱、由于其心理应激引起的矛盾而导致焦虑、绝望、束手无策等不良情绪,害怕离开美丽的人生,表现为非常诅丧精神紧张,反应过于敏感,但也有的表现为故意在他人面前淡淡自若,掩饰自己的焦虑与恐惧。这类患者在抢救时大多存在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主动接触,多和患者进行语言交流,多鼓励患者,多倾听患者倾诉,使之情绪得到释放,病人特别重视护士的语言态度,良好的语言举止,对病人会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患者就会向我们倾诉心中的痛苦和烦恼,临床工作中,护士的语言举止可以给患者带来希望和勇气,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
3.2.5 对于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此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