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日志
主 编 潘 洵 周 勇
副主编 徐光煦 唐伯友
《重庆大轰炸档案文献史料丛书》编委会 编
目 录
序编
前 言 5
1931年(民国二十年) 8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 9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 10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 11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 11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 13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 15
3月 15
4月 15
5月 16
6月 16
7月 16
8月 18
9月 21
10月 26
11月 29
12月 32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 33
1月 33
2月17日 37
正编
2月18日 43
3月 43
4月 45
5月 46
6月 46
7月 47
8月 49
9月 50
10月 50
11月 58
12月 61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 63
1月 63
2月 70
3月 75
4月 84
5月 91
6月 105
7月 111
8月 115
9月 122
10月 126
11月 129
12月 132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 136
1月 136
2月 137
3月 140
4月 144
5月 152
6月 165
7月 185
8月 199
9月 216
10月 223
11月 229
12月 232
1941年(民国三十年) 233
1月 233
2月 236
3月 238
4月 241
5月 243
6月 250
7月 264
8月 276
9月 296
10月 299
11月 301
12月 302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 304
1月 304
2月 305
3月 306
4月 306
5月 309
6月 309
7月 312
8月 312
9月 313
10月 314
11月 315
12月 315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 316
1月 316
2月 316
3月 317
4月 318
5月 320
6月 321
7月 323
8月 323
9月 324
10月 325
11月 325
12月 326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 327
1月 327
2月 327
3月 328
4月 328
5月 329
6月 329
7月 331
8月 331
9月 332
10月 332
11月 333
12月 334
续编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 335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 343
后记 346
前 言
2010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5 周年,从1938年2月,到1944年12月,长达6年又10个月的时间里,侵华日军集中其陆军和海军的主要航空兵力,对重庆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长时间的轰炸,史称“重庆大轰炸”。日军对重庆实施的无差别轰炸,其轰炸时间之长、次数之多、手段之残忍、造成灾难之深重,不仅居于中国各大城市的首位,而且在世界反法西斯各国城市中也十分罕见,制造了与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细菌战等同样非人道的血腥暴行,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对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从1939年5月起,侵华日军对重庆及其周边地区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无差别轰炸,集中轰炸政治、军事设施和繁华市区。仅在“五三”“五四”两天的轰炸中,日机在人口稠密的城市中心区域投下爆炸弹176枚、燃烧弹116枚,炸死4572人、炸伤3637人,市区10余条主要街道被炸成废墟,数10条街巷的房屋起火,熊熊大火燃烧近3天才被扑灭,到处是焦土烟火,死尸枕藉,甚至树枝电线上也挂着断臂残肢。尽管日军一再宣称轰炸目标为政治军事设施,但两天之内,死伤无辜市民超过8000人,这是完全意义上的无差别轰炸,是非人道的恐怖屠杀行为。
1940年春,日本再次集中了超过中国全部空军力量总数的兵力,配备新型的重型轰炸机,对重庆展开了代号为“101号作战”的毁灭性的地毯式轰炸。无论是军用设施还是民用设施,飞机所到之处,皆施以狂轰滥炸,一切设施摧毁殆尽,一切人员格杀勿论。6月,日机轰炸达到白热化程度,在13天的轰炸中,出动飞机超过1370架次,投弹3300余枚,平均每天袭渝机数达105架次、投弹250余枚。特别是8月19、20日两天,日军共出动飞机261架次连续4次狂炸重庆,市区上百条街巷被炸,数10处地方起火,主要繁华大街被炸成一片瓦砾,主要商业场所和银行大都被毁,上万市民无家可归。无差别的狂轰滥炸,“使我万千同胞骨肉横飞,使我数十万城市居民流离失所,使我百万间的崇楼桀阁化为丘墟”[ZW(]《新华日报》1940年8月20日。[ZW)]。
1941年夏秋,为尽快结束对中国的战争,日本再次调动大批飞机,对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实施又一轮战略轰炸。此次轰炸行动,日机采取批次多、时间长的疲劳战术连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