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中小学名师培养项目(中小学名师).doc
三、中小学名师培养项目(中小学名师)
(一)教学心得
6月教育随笔(一)
一以贯之
《论语·里仁》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世家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子贡与孔子的对话:子貢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个哲学家,总得自己定一个点,定一个名。叔本华,自由意志;尼采,权力意志;黑格尔,总含(Begriff,先于宇宙万物的观念而存在的);孔丘是仁,孟轲是义,韩飞是法,等等。 老子,他提出“道”,“道”就是他理论的支点。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I中的诗歌鉴赏题却结结实实的激发了我吐槽的冲动,不吐不快。先上眼看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 桥 仙
陆 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意思的情感?(5分)
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别的先不说,扫一眼这两个设问,就发现不对劲儿,为什么?通常诗歌鉴赏会从“写什么”(内容)和“怎么写”(形式)设问,可是这道题中的两个设问显然都是在针对内容设问,没有丝毫涉及到“怎么写”的问题。学生自小学习诗词,这么多年时间和精力上都没少投入,而其中大部分的精力是用在研习诗歌的形象、语言、谋篇布局、表达技巧等形式方面的知识。悲催的学生啊,这么多年了,好歹您倒是问问我这方面的问题啊,您最好问问修辞,这方面我比较在行啊,或者您问问艺术手法也行,实在不行就求您问个谋篇布局的问题吧。这首词里有对比、有写景、有用典,这些我都熟啊!
呵呵!人家就是不问,诗歌之形式技巧,是诗歌的精髓所在,为什么不匀出一个或者哪怕半个问题来涉及一下呢?除了坑爹,还有没有别的意图。两个问题,三小问,都不涉及形式技巧,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原因吗?
答曰:有。
问曰:何也?
曰:心虚!
为什么心虚?我们先看看答案——
8、那些整天饮酒的酒徒一个个都受封赏诸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湖渔翁。表达了自己对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9、用来含蓄地表达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闲散之地本来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第8小题的核心词是“无奈与牢骚”,第9小题的核心词是“不屑及愤慨不平”。
好精致!韩寒曾经讽刺政治学科,说自己学不会政治,因为搞不清“本质、精髓、实质、根源、本质、核心、关键”等这一系列词的区别。这里,我们的语文学科也终于考出了“学科特点”,在“咬文嚼字”、“词语辨析”上下功夫了。谁能告诉我,这两个题的答案,除了在程度和语气上不同,有什么大的区别么?这么精微的语词、语义、语气的区别,我敢说全国能答准确的学生不多。但这不是问题之要害,要害在于,这两道题不光在设问区间上都是对内容发问,而且答案基本一样。能答对8小题的,多半也能答对9小题,反之亦然。根据我的调查询问,更多的情况则是两问都答不对。这是一种“猜硬币”式设问,相比于多个要点答出一个就可得相应分数的“采蘑菇”式设问,或者层层深入由表及里的“剥洋葱”式设问,这种设问方式是最坑爹的——“要么一切,要么全无”!
一首诗歌,两个问题,本质上如此雷同,真是雷人。根据我的推测猜测兼瞎蒙,之所以就同样的东西连发两问,是因为对考生能否正确判断作答方向感到心虚,也对自己选择这首诗作为考题感到心虚。老实说,这首诗但从字面,不太容易分析出“壮志未酬”之意,也可能是“隐逸超脱”。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不祥,大致是陆游在南郑幕府之后,闲居故乡时所作,其艺术价值的精髓正在于它的“言此意彼”。这样的作品用来做考试题,窃以为不妥。
当然,结合陆游生平和对类型诗(即事抒怀、隐逸)的经验,再结合注释中的暗示,包括对诗句语气的体味,是可以把握住“壮志难酬”这一主旨的,一旦把握,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可是这个“一旦”,不是如同赌博吗?
看来,“一一取封侯”的不止“酒徒”,更有“赌徒”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开电大《土木工程力学(本)》形考作业3答案.pdf VIP
- 秋冬季如何预防儿童感冒.pptx
- 2025至2030南京市医疗机构行业市场运营调研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docx
- 《机械结构有限元分析-理论》课程教学大纲.doc VIP
- 异物控制改善日期.ppt VIP
- 2025年6月四级真题及答案 (1).docx VIP
- 围手术期安全管理PPT.pptx VIP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_GB50045-95_2005年.pdf VIP
- 第四课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精品课件)-【中职专用】高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2025年辅警招聘公安基础知识100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