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3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哪里是昆仑
在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北部,沿着都江堰顺流而上,就进入了岷山山脉。有许多专家考证,岷山就是《山海经》里所说的“昆仑山”。
提起昆仑,即使是地理知识再少的人,似乎也能一下子说出是在新疆南部。昆仑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女娲就是采昆仑的五彩石补天,这个故事现在幼儿的图书上都写得明明白白,似乎没有什么说的了,可如果你在历史的故纸堆中翻一翻,你会发现在中国境内,所谓昆仑竟然有十几处之多。
《山海经》中多次提到昆仑,述及昆仑地望的有:《山海经?西次三经》载:“又西三百里,约槐江之山……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海内西经》也载:“后稷之葬,山水环之,在氐国西。……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都。”
上面所述的是海内昆仑。《大荒西经》和《海外南经》中又提到有“海外昆仑”,而且海外昆仑还不止一处。自古海内昆仑有葱岭、祁连、昆仑(今天的昆仑)、岷山、巴颜喀拉山之说,这些都说明海内昆仑在中国的大西北。
最近四川成都又有专家著书立说,引经据典,言之凿凿,称所谓昆仑就在他家门口,也就是成都近郊的青城山。
青城山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是个大大有名的地方,也是产生道家武功的地方。但再往上溯,历史就变得模糊起来,好像最多也就1000多年。这位专家把青城山命名为昆仑,而且找到了很多根据。
除此之外,有人称,在贵州也有一处叫昆仑的地方。晋陕地区也不甘落后,据说也有古昆仑山的遗迹。也就是说,在中国的大江南北、黄河上下都存在着昆仑的遗迹。真有那么多昆仑山吗?
所谓昆仑,就是“天”的意思,或者是“倚天之柱”的意思。这样看来,昆仑已经不是一座山的概念,它成了一种象征。
和昆仑差不多地位的还有泰山。我们中国的古人特别会走捷径,图省事儿。他们也许是懒得在中国四处寻找新的泰山,干脆搬一块石头放到家门口,石头上刻着“泰山石敢当”,就算把泰山搬到了家里,于是可能大半个中国都有了泰山。由此也可以这样认为,960万平方公里有一种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共同取向,一种民族文化的同源意识。
“昆仑”总是和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在古人看来,昆仑就是天地之交的结点,一切都始于此,人类的文明就起源于此。因此确定昆仑在何处,也是在确定人类文明的起源。从这个意义上讲昆仑的概念就变得非常重要。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昆仑”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女娲就是采昆仑的五彩石补天,这个故事现在幼儿的图书上都写得明明白白,因此昆仑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
B.《山海经》中多次提到昆仑,《海内西经》提到的是海内昆仑,《大荒西经》提到有“海外昆仑”,而且海外昆仑还有多处。
C.四川成都又有专家著书立说,引经据典,称所谓昆仑就是成都近郊的青城山。金庸的武侠小说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D.昆仑,就是“天”的意思,或者是“倚天之柱”的意思。这样看来,昆仑不仅是一座山的概念,而且成了一种文化象征。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对于有些地理知识的人来说,提起昆仑,似乎也能一下子说出是在新疆南部,并且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
B.在中国许多地方有昆仑的遗迹,比如岷山山脉,成都近郊的青城山,贵州有一处叫昆仑的地方等,但作者对此持怀疑态度。
C.昆仑成了一种象征,它蕴含着“天”和“倚天之柱”的意思,体现了一种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共同取向,一种民族文化的同源意识。
D.昆仑的概念就变得非常重要,是因为确定昆仑在何处,也是在确定人类文明的起源。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昆仑山”就是《山海经》里所说的岷山山脉。
B.泰山和昆仑山具有相同的地位,也是成了一种象征。
C.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民族文化的同源意识。
D.人类的文明就起源于昆仑这一天地之交的结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①。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②,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③,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 〔注释〕①廷尉,汉朝中央最高执法官。②跸:皇帝出行的车马。此处指发出警告,禁人通行。③当:判决。4、对文中加横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上(皇帝)行出中渭桥 B.于是使(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南省沁阳一中高一数学必修3:1.1《从普查到抽样》导学案.doc
- 河南省沁阳一中高一数学必修3:1.2.2《分层抽样》导学案.doc
- 河南省沁阳一中高一数学必修3:1.2.2《系统抽样》导学案.doc
- 河南省沁阳一中高一数学必修3:1.3《统计图表》导学案.doc
- 河南省沁阳一中高一数学必修3:1.4《数据的数字特征》导学案.doc
- 河南省沁阳一中高一数学必修3:1.5.1《估计总体的分布》导学案.doc
- 河南省沁阳一中高一数学必修3:1.5.2《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导学案.doc
- 河南省沁阳一中高一数学必修3:1.7相关性1.8《最小二乘估计》导学案.doc
- 河南省沁阳一中高一数学必修3:2.1.1《算法的基本思想》导学案.doc
- 河南省沁阳一中高一数学必修3:2.1《简单随机抽样》导学案.doc
-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doc
-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doc
-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doc
-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doc
-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doc
-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英语试题.doc
-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八声甘州》导学案.doc
-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声声慢》导学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