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在心肺复苏患者预后判断中的应用.ppt

脑电图在心肺复苏患者预后判断中的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持续性植物状态—诊断标准 ①认识功能丧失,无意识活动,不能执行命令; ②保存自主呼吸和血压; ③存在睡眠-觉醒周期; ④不能理解和表达语言; ⑤能自动睁眼或刺激下睁眼; ⑥可有无目的的眼球跟踪运动; ⑦下丘脑和脑干功能基本保存。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以上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即可诊断PVS,持续三个月以上称为永久性持续性植物状态。 持续性植物状态 早期认为持续性植物状态的EEG改变是静息电位或等电位,以后发现大多数PVS 患者表现为广泛的弥漫性慢波(δ波或θ波),随着脑功能的好转δ波或θ波逐渐减少,α节律重新出现。因此,EEG的改善预示着脑功能的恢复,以及意识清醒的可能。 近代医学的死亡概念是“生命活动的停止”,即把心跳、呼吸停止作为临床判断人体死亡的标准。但是由于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使患者在植物生存状态下较长时间维持心跳与呼吸,可是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人已经不复存在,也就是实质上意味着人的死亡。这是人体死亡的一种表现——脑死亡。 脑死亡 脑死亡 判断脑死亡一直是一件很棘手的事,由于近代医学的发展,对人的生命现象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时,恢复知觉的技术得到了发展,包括电击除颤、人工呼吸、心脏刺激等。因此脑死亡的标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医学标准:复苏失败或生命体征不可逆地丧失,其中集中地表现在呼吸与心跳停止。 脑死亡 脑死亡的现代医学意义上的概念是由法国神经外科医生Mollart P和Goulon M 在1959年提出的,当时用了一个法文名词“coma depasse”来描述不可逆性脑损害,意思为“超出昏迷”。1968年由哈佛大学医学院脑死亡委员会确立了第一个比较广泛认可的脑死亡标准。但其中有两点争议:①一切反射均消失;②脑电图呈平直线或等电位。 脑死亡 我国在1986年由《解放军医学杂志》编辑部在南京组织召开了心肺复苏专题座谈会,会议上由相关专家草拟了我国首个“脑死亡诊断标准”(草案) ①深度昏迷; ②自主呼吸停止; ③脑干反射全部或大部分消失; ④脑电图呈脑电静息(ECI或ECS); ⑤阿托品试验阴性。(前三项称为临床标准,后两项属实验诊断。) 脑死亡 目前对于成人脑死亡最普遍接受采纳的标准是1981年美国总统委员会公布的关于医学、生物医学和行为研究伦理问题报告中提出的标准,在其中提出的脑死亡是:“全脑所有功能不可逆地停止”。这是一种严谨的提法,符合脑死亡的实际状态。 EEG模式与预后的关系 如果脑电一开始就表现为爆发-抑制、电静息、低平电位者,经治疗后,恢复的几率最低,多为临床死亡、或脑死亡,少数成为持续植物状态;如果脑电图表现为慢活动者,尤其是波幅在中-高幅的患者,预后较好,意识多能完全恢复,仅遗留部分神经功能缺损。 EEG模式与预后的关系 脑电图表现为慢活动者,尤其是波幅在中-高幅的患者,预后较好,意识多能完全恢复,仅遗留部分神经功能缺损。 脑电图动态监测有逐渐好转,则预后较好; 脑电图动态监测无好转或进一步加重者预后差。 EEG模式与预后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次EEG分级的中间级别,预后与其后EEG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EEG异常程度加重的预后很差;EEG有所改善的预后较好。此外,不同的病因所导致的昏迷各有不同的预后,缺氧性脑病及脑血管病的预后较差,其余的则相对较好。 EEG模式与预后的关系 脑电一开始就表现为爆发-抑制、电静息、低平电位者,经治疗后,恢复的几率最低,多为临床死亡或脑死亡,少数成为持续植物状态; 脑电图表现为慢活动者,尤其是波幅在中-高幅的患者,预后较好,意识多能完全恢复,仅遗留部分神经功能缺损。 EEG模式与预后的关系 脑电图动态监测有逐渐好转,则预后较好; 脑电图动态监测无好转或进一步加重者预后差。 EEG模式与预后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次EEG分级的中间级别,预后与其后EEG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EEG异常程度加重的预后很差;EEG有所改善的预后较好。此外,不同的病因所导致的昏迷各有不同的预后,缺氧性脑病及脑血管病的预后较差,其余的则相对较好。 脑电图在心肺复苏患者 预后判断中的应用 概述 呼吸心跳骤停心肺复苏(cardiopuhnonary resuscitation,CPR)术后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昏迷患者ICU住院期间存活率仅在30%左右,即使存活的患者中也有大部分长期处于植物状态或遗留严重神经功能障碍,仅有20% ~30%存活出院并保留良好的神经功能 。脑复苏治疗复杂、持续时间长、花费昂贵,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临床医生试图采取各种方法尽早预测复苏后昏迷存活状态患者的最终预后,明确是否采取撤退治疗或继续积极复苏治疗策略。 概述 CPR

文档评论(0)

精品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