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o04年 4月 第 15卷 第 4期
CHINESEJ0URNAL0FAPPLIEDEC0LoGY,Apr.2OO4,15(4)
土壤有机质概念和分组技术研究进展*
武天云 JeffJ.Schoenau 李凤民卜’ 钱佩源 张树清 SukhadevS.Malhi
王 方
(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o0;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 7300o0;
Depanmentofs0ilscience,Unive tyofsaskatchewan,51CampusDrive,saskat∞n,saskatchewan,Canada,SK,
s7N5A8;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北京 1o0O81;NutrientCydingRese玳 hstati0n,A cu1tureand
Agri—Fo0dcanada,Melf0rt,saskatchewan,canada,SK,S0E1AO)
摘【要】 土壤有机质一直是土壤学研究领域的重点,在过去的5O年里,对土壤质量可持续性观念的增强
和寻找快速判断人为因素对土壤质量影响方 向指标的强烈愿望导致 了土壤有机质的研究重点发生了急剧
变化:对农业措施反映慢的土壤腐殖质类物质的研究正在退出土壤有机质研究领域,而侧重点逐渐转向了
土壤中未受微生物作用或正在受微生物降解的有机残体 ;也出现了新的土壤有机质研究概念和对应测试
手段 :土壤有机质的比重分组、与有机质结合的土壤颗粒大小分组、土壤团聚体中的P0M和 iP0M 以及土
壤水溶性有机质和微生物体C等概念和测试手段被相继提了出来 .土壤有机质的研究重 点正在从土壤微
生物的作用产物 (腐殖质)向土壤微生物作用前的、具有部分生物活性的有机质(轻组有机质、砂粒组和粗
粉砂粒组中的有机质、P0M和 iP0M)和完全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质(微生物体 C和水溶性有机质)转移,
这一过程与土壤有机质概念的拓展密不可分 .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 C
文章编号 1o01—9332(2o04)O4一O717一O6 中图分类号 S153.6 文献标识码 A
c0nceptsandreIative柚aIyticaItechniques0fso.10rganicmatter.wUTiany1Jn一,JeffJ.schoenau3,LIFen.
ming,QIANPeiyuanj,zHANGshuqin ,sukhadevs.M小 wANGFan (s£口把K L口60rn£0 D,Ar
A ∞ ,L口 z^0“U ,L口 0“73OOOO,Ch 口; 口, Ar R曙 sE rD m删 加Z 彻 d
E g R rc^Js£ “, Ac 唧 D, ,L口 0“73o0o0, 口; 加r£m删£D, Z
, D,&s ,51 m sDr ,&蜀b枷 ,&娃口胁 伽 , 口如 ,SK,S7N 5A8;
4sD 彻d 删 rJ , 嬲 A∞d D,Agr站“z纽rⅡz ,B嘶 g 1o0O81, 口;
N “如 £( z, R rc^S £ ,Agrc“z纽 口, Agr.F d C口口d口, 厂0r£,S娃口 L咀 ,C口 口,
SK,SOE 1AO)..C .J.A户 .E∞Z.,2OO4,l5(4):717~722.
Theresearchofsonorganicmatter(S0M)hasbeenhighhghtedinsonScience.Inthepast5Oyears,newper-
spectivesintherelati0nsKpbetweenS0M andsustainab|1ityofatm0Sphereandbi0m0Sphere,andstr0ngm0tiv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数字校园ESB技术的分析与实现.pdf
- 双绞线视频传输技术分析.doc
- 双水相萃取技术进展及其应用概况.pdf
- 双向拉伸PET薄膜生产线技术(续三).pdf
-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研究.pdf
- 水库大坝渗漏地球物理检测技术方法及进展_陈兴海.pdf
- 水库虾-蟹-鱼围网生态养殖技术研究.pdf
- 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xls
- 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全文检索系统目录(2006版).pdf
- 水煤浆技术发展现状及其新进展.pdf
-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村农业产业集聚与辐射效应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工业互联网驱动下的家电生产设备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防水防风雨标签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防沉保护胶市场产能预测与未来投资规划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防火中的氮气发生器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防伪镭射膜行业发展形势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防水摄像机外壳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锻焊机行业动向追踪及未来发展战略规划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长焦变焦镜头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