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讲 郡县:秦汉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县:我国最早出现的行政区划。原指国度以外的郊野乡聚之地,最早设立是在南方的大国楚和西方的大国秦,真正标志其出现是在公元前514年晋国 。
郡:设在诸侯国的边地,也是国家的行政区划,与县不存在统属关系。郡的出现是在公元前493年晋国。
郡县制:县与郡都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秦代实行以郡统县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这是中央集权后出产的产物,对古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郡国并行:主要是汉代存在,西汉初年,设立七个异姓诸侯国,与郡同时存在。汉代在秦郡基础上重新分割,疆域逐渐开拓,郡国的数目陆续增长,最盛时达到110多个郡,以后又有省并,截止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国一共达到103个。
十三刺史部:汉武帝元封五年分全国共十三部,各设刺史一人,巡视监督史治,各刺史都借用《禹贡》的“九州”及《职方》的两个州名,以及朔方与交趾,合称十三州。刺使位卑权重,每年八月出巡辖区,岁末回京奏事,没有刺史的固定治所,相当于监察区。西汉后期刺史职权扩大至军事和民政,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每年岁末派遣下属官员上京奏事.至此,州完成了从监察区到政区的演变,成为汉代的一级行政区划。
七国之乱:西汉时吴王刘濞以清君侧的名义串通六国公开反叛,叛乱在持续了3个月之后被平息。吴楚七国之乱表明,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西域都护府: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朝取得对匈奴的决定性胜利,完全控制了天山北路,设置了西域都护府。都护是西汉王朝驻西域的最高行政长官,西域都护的设立,使汉王朝的政令通行西域,汉王朝有权对西域诸国册封国王,任命官吏,调遣军队,征发粮草。这表明,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政府已开始对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葱岭等地在内的新疆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
1、谈谈郡县的起源和郡县制度的形成?
县最早设立是在南方的大国楚和西方的大国秦,真正标志其出现是在公元前514年晋国 。郡的出现是在公元前493年晋国。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国家在地方上大都采取了县与郡的组织形式。秦代时在郡下辖县,设郡县制
2、分析秦汉时期封建与郡县之争的过程及其实质
封建是封邦建国,是实行于夏商周时期。秦代秦始皇接受廷尉李斯的建议设置郡县,而不重视分封,西汉初年,设立七个异姓诸侯国,与郡同时存在。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出现了封建与郡县之争的局面,七国之乱后,景帝削弱诸侯王的权力,之后诸侯王国虽仍然存在,却与郡一样成为中央直接统辖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了,诸侯王由于失去了政治权力。封建与郡国之争,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如何理解州制由虚到实的演化
汉武帝元封五年分全国共十三部,各设刺史一人,巡视监督史治,各刺史都借用《禹贡》的“九州”及《职方》的两个州名,以及朔方与交趾,合称十三州。刺使位卑权重,每年八月出巡辖区,岁末回京奏事,没有刺史的固定治所,相当于监察区。西汉后期刺史职权扩大至军事和民政,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每年岁末派遣下属官员上京奏事,成为最高一级行政区划。
简述郡县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和影响
县最早设立是在南方的大国楚和西方的大国秦,真正标志其出现是在公元前514年晋国 。郡的出现是在公元前493年晋国。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国家在地方上大都采取了县与郡的组织形式。秦代时在郡下辖县,设郡县制。 促进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方便于国君对国家的直接统治,利于中央集权,削弱了诸侯国的威胁。
第二讲 行省:元明清时期的疆域与政区
行省制度:起源于魏晋,原始演变成最高政治机构,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地方政治制度由此进入划省而治的
宣政院辖地:元朝职掌全国佛教事务及藏族地区之军政事务的机构。其职权类似清代的理藩院。元世祖至元(1264~1294)初年在大都设置,初名总制院,统辖喇嘛及西藏诸事宜。至元二十五年(1288),总制院改称宣政院,下辖三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乌斯藏那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卫所制度:是明代一种管兵于农的军事制度,在全国各地广泛设立,驻军屯垦,边疆地区实行卫所级别与府县相当。
土司:管辖少数民族,中国任少数民族首领为土司,每年向朝廷上缴赋税,听调从征,但可世袭,中央政府通过其间接管理政区。
改土归流:是指明清时期为加强王朝统治,在边疆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改行流官制,以清雍正年间西南地区最为激烈。
总督:清代设地方一级最高行政官员,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其辖区称“总督辖区”,协调省与省之间的联系与矛盾,与巡抚一起向皇帝负责,称“丰疆大卫”。
伊犁将军:清朝设于新疆最高行政长官,管天山南北军政务,将军府设于伊犁,其辖区称“伊犁将军辖区”,是朝廷在新疆设的特殊行政区之一。
驻藏大臣:清朝设边疆最高行政长官,辖军政,驻扎拉萨,定期轮换,是政府派往西藏的政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社会习俗的变迁.ppt
- 心理学研究方法_____第八章__非实验设计2_跨文化研究.ppt
-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教育的发展变化.ppt
- 外文翻译--地球物理电磁理论与方法.doc
- 玉京名居二期16#楼施工组织设计.doc
-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安全操作规程(最新).doc
- SJ-3000雷达生命探测仪用户手册V2.0.doc
- 毕业论文--央行降息对房地产的影响.doc
- 毕业设计(论文)-JSP学生在线答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
- 毕业论文《基于autolisp深沟球轴承的二次开发》.doc
- 社区洗衣服务2025年智能化升级的可持续发展策略.docx
- 广西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牙体牙髓病学考试试题》模拟练习卷.doc
- 基于2025年医疗耗材采购的用户价格敏感度研究:市场分析与采购决策.docx
- 2025年制造业企业碳足迹核算与碳足迹审计报告.docx
- 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市场供需与价格走势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城市公园健身器材能耗优化与可持续性分析.docx
- 2025年美妆电商市场用户美妆产品消费者需求预测研究报告.docx
- 城市地下停车场智慧缴费系统2025年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策略.docx
- 2025年氢能燃料电池船舶商业化市场前景下的绿色航运战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电网建设智能制造集成技术应用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