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球科学与观测技术
中国台风灾害及台风登陆动力过程的研究
陈联涛
中国气彖科学研究院
自然灾害可分为急性(Acute)和慢性(Chronic)两类,干旱和沙漠化是逐
步积累形成的.属慢性自然灾害;台风、地震、洪水暴发、雷暴(含龙卷风)、
雪暴、雪崩、火山爆发、热浪、山体滑坡(含泥石流)、海潮(含海啸)等10
种为急性自然灾害。统计结果表明‘”,这lO种急性灾害中,以台风造成的死亡
人数最多,超过了地震和洪水。
我国是世界上台风的重灾国家,平均每年造成246亿经济损失,死亡570
人,据亚太经社理事会(EScAP)和世界气象组织(WMO)所属台风委员会年
度报告(Annual
Report)公布数据统计,我国因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日本的
7.3倍、菲律宾的lO.2倍、越南的22_3倍;人员伤亡分别是上述三国的42倍、
7.6倍和19.3倍。可见我国台风灾害之深重。
台风灾害由台风中的强风、暴雨和风暴潮引起,台风中的12级大风可以拔
8月登陆广东西部,其强风(60rn/s)
树倒屋,犹如地震。例如9615号强台风Sally
倒屋34万间,翻船1175艘,290多人死亡。台风中暴雨可以冲毁水库,洪水泛
8月福建登陆后深入河南,罕见
滥,其灾害往往超过大风。例如7503台风Nina
特大暴雨(1061.8mm/24h)冲垮两座大型水库,洪水吞没4万余人的生命。更为
严重的灾害往往由台风中的风暴潮造成。例如,91年4月29日一个孟加拉湾气
旋性风暴(相当于台风)在孟加拉湾北部低畦的脆弱(Vulnerable)地带登陆,
强大风暴潮席卷沿海和岛屿,造成13万9千人死于非命。著名的大西洋飓风
国经济损失史无前例(150亿美元)。
综上所述可知,台风的灾害绝大部分是台风登陆造成的,研究海洋上的台风,
只考虑台风和海洋的相互作用,研究台风登陆要考虑台风、海洋、陆地(含岛屿)
三者的相互作用,使问题复杂化。当台风趋近于海岸陆地时,它仿佛有一种“惑
知”,对陆地会作出一系列的响应(Responses)。首先会产生台风结构的变化,
陆地会生成和加强低空大气的辐合,形成台风前飕线、台风中的强对流运动、甚
至台风中生成一系列中小尺度的雷暴和龙卷。这种结构变化会引起台风强度的变
化,绝大部分台风在趋近陆地地时强度减弱,但少数台风在靠近陆地时台风眼收
:喏
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分会场特邀报告
缩,强度急剧加强,灾害加重。初冬趋近华南沿海的台风,变冷陆面上的冷空气
卷入会使台风眼扩大而减弱,甚至消失在靠近沿岸的海面上。近海台风结构变化
也会使其路径发生突变或偏折【”。例如,从太平洋趋近我国台湾岛屿地形的台风,
路径会突然向右偏折㈣,地形影响减小后再左偏。有的会在台湾海峡诱生出一个
低气压涡旋,甚至会加强成一个新的台风f4】。结构变化还会使登陆台风强风轴或
暴雨中心分布具有一定特征和规律,这对减灾措施的制订至关重要。本文对台风
趋近陆地时,陆面对台风结构、强度、路径和风雨分布影响以及台风登陆以后的
衰减机制作了讨论。
台风登陆问题的研究还涉及到登陆探测、预报和减灾措施等业务系统的设计
和布局。台风登陆过程也是台风灾害、台风警报和社会反应(Response)三者相
互作用的阶段巧I,台风登陆预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防御措施的采取和减灾效果【6】。
台风登陆过程物理机制的研究是提高登陆预报质量的基础。可见这一前沿课题的
重要性。
这样一个重要的课题过去基本空白,因为缺少探测手段和资料,也没有先进
的高分辨率数值模式。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展。尤其是Doppler雷达、卫星资
料、GPS、高速计算机等的发展,这使上述精细研究目前已成为可能。
20世纪地球物理学的主要成就和
21世纪上、中叶的发展前沿1
滕吉文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油气成藏条件的探究.pdf
- 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肿瘤体积变化规律与其影响因素研究.pdf
- 鸭儿芹采种的探究.pdf
- 药材肉苁蓉的活性成份的研究与开发.pdf
- 双峰聚乙烯颗粒流态化特性地研究.pdf
- 纳米氧化锌半导体块材晶粒生长地研究.pdf
- 一种用于燃气热水器的尾气净化器地研究.pdf
- 具有%5bMoCu-%2c4-S-%2c4-%5d-%272%2b-簇芯金属簇合物二阶非线性光学的TDDFT研究%3aⅠ金属簇合物%5bMoS-%2c4-Cu-%2c4-I-%2c2-(Py)-%2c6-%5d的电子结构和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pdf
- 聚乙二醇-聚氨基酸嵌段共聚物中的聚乙二醇链短的受限结晶与聚氨基酸二级结构的研究.pdf
- 南海东北部陆坡区域BSR地震反射的探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