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方的临床应用.doc
时方的临床应用
附录:湿证论
刘渡舟
一:寒湿
“伤寒论”第273条云:“太阴之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这一条是太阴脾家寒湿的纲领,张仲景点出了三个特点:一下利二腹滿三自利益甚。(方药选用理中辈)
<素问-到真要大论>云: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所谓感邪而生病也。这句话是解释<金匮要略>的“肾著”产病理机制,用“著”字指出其邪 为湿,湿性粘着,从脾而来,脾主土,土之气为湿,土能克水,湿能着肾,而又随乎点出了湿的来路。据临床观察,肾著之证以酸凝作楚为主,而疼痛则是其次,在男子多见阴囊潮湿形同水渍,在女子则多见琏下淋漓不断。治疗一曝脾阳则愈,方药选:干姜 茯苓 白术 灸甘草
“鸡鸣散”临床治疗寒湿脚气,对于许多风心病心衰可以收到显著的疗效。宋孝志教授认为风心病心衰 的特殊发病机制是:初期为风寒三邪合而为病,尤以寒湿为重,寒湿困阻肝脉,流注四肢关节,久则经络痹阻,寒湿凝滞,氯血失和,发为水肿,肝为心之子,母病及子,故久病寒湿上冲于心,旁及于肺,而见心悸喘憋,治疗当以开上导下、温经散寒、宣降湿浊(开肺散肝,温散寒湿)为主,选用鸡鸣散为主方。(槟榔 橘皮 木瓜 吴茱萸 柴胡 苏叶 桔梗 生姜)因治肿必治水,治水必治气,气行则水散,故方中均以气为胜,使寒湿之邪 或做汗解或从下利而出。苏叶温散风寒,桔梗开宣上焦,橘皮开中焦之气,吴茱萸泄九寒浊,槟榔重坠至达下焦,而成三焦同治,同时木瓜配吴茱萸可平冲心上逆之气而使湿邪不得上冲。加减之法:寒重加附子,心阳虚加桂枝,痰中带血加小量桃仁,水肿较甚加茯苓、泽泻,妇女月经不调加香附桃仁益母草。
以上所论是寒湿伤气之证,然有寒湿伤血,可见疼痛紫斑舌苔白腻而润脉缓阔无力,可选宋人“五积散”。(五积散消滞又温中,麻黄苍芷芍归芎,枳桔桂姜苦茯朴,陈皮半夏加姜葱,除桂枳陈余略少,熟料尤增温散功。)
张仲景治疗寒湿而身体烦疼(疼剧之义)的,则用麻黄汤以散寒,加白术以除湿并要求药后“微汗”(本方治疗水肿疗效也极佳)
麻黄剂治水肿有两张方子:一张是越婢加术汤,另一张是麻黄加术汤(寒湿身疼不得安,借用治肿理不偏,微微似欲出好,术四麻三要细参。)
二:风湿与湿热
风湿一身尽疼,而以发热,日晡所剧者为其特点。张仲景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此方治疗风湿剂量宜轻不宜重,轻能去实,味淡则能化浊。
吴鞠通的“三仁汤”是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发展而来,其三焦学说紧紧扣住了湿病的传变规律,以杏仁利上焦肺气,肺气一利则水湿之邪 逐流而下,白叩仁辛香味窜沁脾化湿以苏醒呆滞之气机,生薏苡仁利湿破结消除湿热,以行下焦之滞塞。通过开上焦而有助于利中焦之气,,枢转中焦之气,又有宣上导下之功,开利下焦使湿有出路,自无湿热纠缠不开之虑。至此三焦通畅大气一转,则湿热浊秽尽化,而氤氲之气乃行。古人把麻黄叫“青龙”,仲景有“云龙三现”,一见于治寒喘的小青龙汤,二见于治热喘的麻杏甘膏汤,三见于治疗湿喘的麻杏苡甘汤。(本方与麻杏石甘汤仅为一味之差)。由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体质朝着“湿热型”发展,湿热依三焦划线而为湿病:在上则有湿性咳喘,在中则有黄疸,在下则有肾炎。湿热作喘如按风寒火热医治非但不见功效,胜败乃兵家常事越治越重。临床观察本病是,痰多而稠粘,痰白或黄,胸中发滿,脘胀纳呆,身体酸倦,咽喉不利,兼 低烧晡热,小便色黄,大便粘腻不爽,脉濡苔白腻。治疗选 用“甘露消毒丹”(菖蒲 贝母 射干 藿香 茵陈 黄芩 白叩仁 連翘 滑石 木通 薄荷),刘渡舟用此方必加紫菀 杏仁 苡米 ,通草代替木通。
湿温有中项特点:一湿为粘腻之邪而能使气机有利,二温邪发热身热不扬,日晡则甚,三湿热伤人身征酸楚懒于活动,四脉来浮濡舌苔白腻。(湿温苔白脉来濡,胸滿脘胀不欲食,发热不扬身酸楚,四大特点辩证时)
治疗湿温有上、中、下之分,其中代表方剂有三仁汤 、甘露消毒丹、藿香正气散。
湿温病浓缩到以上的程度,还不能说一了百了,还有一张名方叫做“加减木防已汤”能治疗“湿热痹”百发百中,必须一提。本证是由于外感热邪,与湿相并,或素体阳盛有余邪从热化,或风寒湿久郁化热,或过服温热之药等所致,它是近代医家的科研成果。<金匮翼。热痹>云:“热痹者,闭热于内也,……脏腑经络,先有蓄热,而复遇风寒湿气客之。热为寒郁,气晃得通,久之寒亦化热,则作痹亶然而闷也。”由此看来,湿热痹证,客于经络关节之间,湿滞热蒸,蕴结不开,荣卫气血经络受阻,运行不通,不通则痛而成热痹。辨“湿热痹证”首先要辨出一个热字。切不要一见身痛便当寒邪断也。此证为热邪肆虐,多伴见口干而渴,小便黄赤而短,大便或见干燥,肢节烦痛为剧,有的病从可出现对称性结节红斑。脉多见滑象,或滑大有力,舌质红绛,苔则黄白厚腻。治疗禁用羌、独、防等风燥药。必须清热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耳听眼看鼻嗅心动,学会领略自然之美--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整体设计.docx VIP
- NBT10103风电场工程微观选址技术规范(2024).pdf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川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肠道微生物组研究白皮书-185页.doc VIP
- SYNTAX评分计算方法1.doc
- 商务经理招聘面试题(某大型国企)2025年精练试题精析.docx VIP
- 北京邮电大学1997年—2024年801通信原理真题及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人教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商洪涛牵张成骨在颌面外科应用.ppt VIP
- 大客户经理招聘面试题(某大型国企)2025年精练试题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