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系统频遭破坏 专家称缺乏协调机构.docVIP

海洋生态系统频遭破坏 专家称缺乏协调机构.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洋生态系统频遭破坏 专家称缺乏协调机构.doc

海洋生态系统频遭破坏 专家称缺乏协调机构 2011-9-16 ??/???检察日报 正在热映的法国纪录大片《海洋》电影海报 中国低碳网讯 近日正在热映的法国纪录大片《海洋》,吸引了无数关注的目光。如天堂般纯洁的水母,跃出海面在空中翻转舞动的海豚,身形庞大却游姿优雅的鲸群……在法国导演雅克·贝汉的镜头中,海洋中每一种生命的美都让在陆地居住的人类叹为观止。但唯美不是《海洋》唯一的语言,大量废水等垃圾的排入对海洋的污染,人类肆虐的捕捞对海洋生命的杀戮,无不让人感到美丽背后的沉重。   《海洋》从一个小男孩对大海的凝望和思索开始。画外音缓缓道来:该怎样对一个孩子解释,海洋是什么?   曾经,人们以为海洋是自我修复、可再生的庞大资源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之而来的是数个世纪不计后果的掠夺。人类的行为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一场看不见的危机正在发生。   “死亡之墙”   渔民把数百张刺网聚在一起,一个能够延伸达80公里的网墙成了所有海洋生物的噩梦。据不完全估计,每年在太平洋地区,这样的流网能使1.5万只海豚、70万只海鸟以及无数海龟、鲨鱼和其他鱼类死亡。渔民在拉扯收网的过程中,个别脱落的网线可能达数里长,成为名副其实的“鬼网”。尽管已全球禁用,但偷猎者们并不在乎。   过度捕捞带来的后果就是破坏了生物遗传多样性。这不仅仅只是失去某种原材料的供应那么简单,当地球上所有居住者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依存的时候,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必将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海洋垃圾   几个世纪以来,近海水域一直被当做是倾倒垃圾和多余杂物的场所。塑料是所有垃圾中最多且最容易找到的。海龟会误把塑料当做水母而吞下去,信天翁和海鸥在水面盘旋时,又会把牙刷、玩具、打火机等误以为虾吃进肚子,一直堵塞消化系统而窒息或最终因饥饿死去。   美国海洋研究中心研究总监埃里克森表示,塑胶垃圾会像海绵般吸收碳氢化合物及杀虫剂等人造化学毒素,再辗转进入动物体内。也许现在出现在我们餐桌上的各色大鱼大虾正是我们投入海中的那些废弃物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日本曾发生一起集体汞中毒事件,起因是位于海湾附近的氯乙烯工厂向海洋倾倒含汞的工业废料,导致水中的鱼和贝类中毒。但生活在那里的人并不知情,日积月累,汞在人体内积累。到上世纪50年代,数百人死亡。更令人心悸的是,婴儿一出生便患有软弱无力、肌肉痉挛等症状。   石油泄漏   在成百上千种流入海洋的有毒物质中,石油是毒性最大的一种。污染性石油的来源包括石油运输、石油勘探和轮船正常操作中的渗漏。   流入海洋中的石油会以极快的速度展开,成为一层薄层,栖息于海水表面的微小有机物,一旦沾染上石油便无法存活。鱼类也在不同程度上被石油损害,石油如果沾染在其腮上面,就会干扰正常呼吸。   石油的存在,也给海洋上空的鸟类宣判了死刑。鸟类羽毛表面有一层防水性体油用来抵御潮气侵入,倘若失去这天然保护层,会导致鸟儿极易受到水与寒冷温度的伤害而死亡。   自人类工业化进程的脚步跨入海域那一刻起,已经发生的泄油漏油事件不胜枚举。1989年,阿拉斯加海域,“埃克森·瓦尔德”号游轮在浅滩上触礁,1100万加仑的天然石油顺着海水蔓延。在随后清理海滩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死亡的数目触目惊心,数以百万计的鱼被冲到岸上来,三千多只水獭,近三万只海鸟,还有海豹,和受伤的或死去的鲸鱼。   海洋是什么? 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在影片《海洋》中得到回答,但片尾人鲨共舞的画面留在每一个观众的心中。这是一片不应当有杀戮和污染的蓝色圣地。关注海洋,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最后的希望。   ●对话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晏瑲   海抛:抛掉的是海洋意识   张晏瑲,台湾海洋大学硕士,英国邓迪大学博士。现任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兼职副教授。兼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水法律、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绿海副刊》: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会如何作用于人类?   张晏瑲:我们对海洋生态的破坏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很多小的岛国,就会不见,比如马尔代夫。但目前最直接的危机不是海,而是人为带来的垃圾。台湾一位导演自费到马尔代夫待了很久,拍摄了一部纪录片《沉没》,在片中你会发现,这个地方有很漂亮的海岸线,但是海岸线的外围全是垃圾,岛上的人不是被海水淹没而是被垃圾挤压得没有生存空间。   我年轻时曾在海岛服役,当时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驱逐非法捕鱼的渔船。在临检中,常常会缴获一桶桶氰酸钾,这种水溶性化学品洒向水面,无色无味,十几分钟后死鱼就会浮上水面。这样的鱼被人食用后,毒物会一直滞留在体内,无法排除。   每年每个国家都会发布MSY(最高捕鱼量),国内捕捞大部分以养殖为主,自然捕获量很少,从这个讯息可以看得出我国大陆沿海资源因为污染已近耗竭。现在日本的养殖很少,捕量更多来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