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生物与环境.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讲生物与环境.doc

第七讲 生物与环境 生物不能脱离环境而生存,生物的生存必须与环境相互协调。环境能为生物提供生活资源、栖息地和繁殖场,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则供养不断,两者平衡发展。 不同的生物需要不同的环境,适应不同的环境。生物既受环境制约,又对环境产生影响,生态学就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面临的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污染五大危机,在本质上都属于生态问题,因此,生态学已成为当代科学最重要的前沿学科之一。 第一节 环 境 生物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组成部分,生物只有在与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时,才能出现生命现象。 一、生物的结构和层次 生命结构组成的水平是不同的,层次是多样的,它反映出生物繁衍的顺序和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历程。在生命起源过程中,经历了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到有机小分子物质;由大分子有机物到多分子体系;再由非细胞形态生命物质到有细胞结构的生命体出现。当细胞出现后,又有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组织到器官,从器官到系统等一系列层次的发展。 生命的结构与层次大体可分为十四个级别。 生命世界演化的各级水平与层次 二、环境因子概述 生物有机体周围的一切,都是它的环境。凡是能对生物体产生直接作用和影响的因素成为环境因子,又称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一般可分为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两大类。非生物因子构成的环境称为无机环境,生物因子构成的环境成为有机环境。各种环境因子的作用是综合的,但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条件下,环境因子的作用有主次之分。 无机环境 构成无机环境的非生物因子可分为气候因子、地球化学因子、水体因子和土壤因子等。这些因子中对大多数生物有较重要意义的有以下六个方面(每一类还可细分): 光因子 包括热量和温度因子,对植物头等重要(想一想:为什么?)。 水因子 包括供水和湿度等因子,对植物有决定意义。 地学因子 包括山、陆、江、海等地质地貌,以及高度、深度、纬度等地理因子,对生物分布有决定作用。 气候因子 对生物的生活和繁殖周期波动有决定意义。 土壤因子 包括底质、结构、水、肥、气、热的供应等因子,对植物生活有直接决定意义。 化学因子 包括水土中营养盐、有机质、酸度、微量元素等因子、食物因子和营养因子有时也可归入此类。 (二)几种主要无机因子的生态意义 1、太阳能 万物生长靠太阳,这是自然的真理。太阳能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最重要能源。阳光照射给地球带来了可见光光能、热能和紫外线。光能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源,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又是异养生物所需物质和能量的源泉。光波的长短和光照强度决定植物分布的深度和高度。光强也影响植物的长势,弱光使植物长得细长,分支少,强光使植物长得粗壮,分支多。光照时间长短可以控制植物的生长规律,对植物花芽分化有决定作用。 光对动物的繁殖、生长、发育、行为、分布和生存等都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如日照的长短可影响动物生殖期的提前或滞后,还能影响鸟类的迁徙、换羽、和兽类的换毛时间。光可以改变动物的视觉器官,夜出性昆虫复眼的视杆细胞会变长,夜出性猫科动物的眼睛夜间会发光,瞳孔会放大,深海鱼类眼睛的晶体特别发达等。 阳光能杀死很多细菌和微生物,其作用的主要是阳光中的紫外线,紫外线过量照射会对细胞产生伤害作用或引起基因突变。 2、温度 温度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的繁殖、生长、发育、行为、生存和分布等。温度的生物学效应有上下两条分界线。 (1)临界低温 生物生长发育受抑制的最低温度,称为临界低温。各种生物的临界低温各不相同,如热带植物橡胶、橘等不能在北方栽培,低于5℃就会出现寒害。而一些寒带的动、植物,冰天雪地还能生长。 (2)临界高温 生物生长发育开始出现异常的高温,称为临界高温。各种生物的临界高温差异很大,如一种耐高温的颤藻,在85℃的温泉水中能正常生活,而某些北极鱼类,在水温达到2℃左右即出现生长失常,个别种类甚至只能生活在0℃以下。 介于临界高低温之间的范围称为中性温度区,又称耐温范围。就整个生物界而言,其高温上限为100℃,低温下限为﹣200℃,中间幅度为300℃,但绝大多数生物只能生活在较小范围内。一般而言,水生生物比陆生生物耐温范围小,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耐温范围大,耐温范围中还有一段最适温度区,可以通过实验来测定。 另外,鱼类的洄游、鸟类的迁徙也是与温度直接相关的两大生物学现象。 3、热量 生物通过某个发育阶段需要接受一定的受热总量称为有效积温,有效积温常数K通常以0℃(或发育零度C0)以上的温度乘以天数的总积来表示,公式为:K=N(T-C0)。气温低,受热少,生物发育周期延长;气温高,受热多,生长发育的周期就缩短,这是自然界的有效积温规律。各种生物以及一种生物的不同类型,完成发育所需的总有效积温相差很大。农业上利用这条规律可以准确地预测越冬害虫蛹羽化、交配、产卵、孵化的日期;也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inpf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2202040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