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寨港红树林小型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研究.pdf
第35卷第2期 海 洋 学 报 V01.35,No.2
201 ACTA0CEANOLOGICASINICA March2013
3年3月
Doi:10.3969/j.issn.0253-4193.2013.02.020
刘均玲,黄勃,梁志伟.东寨港红树林小型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研究[J].海洋学报,2013,35(2):187—192.
Liu onabundanceandbiornassofbenthicmeiofaunain of
Bo,LiangZhiwei.Study mangroveDongzhaiBay[J].Acta
Junting,Huang
Sinica(inChinese),2013,35(2):187—192.
Oceanologica
东寨港红树林小型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研究
刘均玲1’2,黄勃1’2,梁志伟1’2’3
(1.海南大学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2.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海南省热带水生生物技术
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0228;3.海南大学海洋生物实验教学中心,海南海口570228)
摘要:2012年2月对海南省东寨港红树林滩涂沉积物小型底栖动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红树林中有
六大类小型底栖动物,包括自由生活线虫、桡足类、涡虫、多毛类、寡毛类、海螨。在种类组成上,自由
生活线虫为优势类群,在4个采样站位中,分别占小型底栖动物总数量的95.30%,97.02%,96.45%,
90.53%。东寨港红树林小型底栖动物的总栖息密度为(1082.23±563.76)个/(10cm2),总生物量为
cm2)。4个采样站位平均多样性指数H7分别为0.26、0.17、0.20、0.45,平
(764.064-_511.63),ug/(10
采样点小型底栖动物差异明显。海洋线虫与桡足类的数量之比(N/C)显示东寨港红树林受到了有机
质污染。
关键词:东寨港红树林;小型底栖动物;密度;生物量
中图分类号:P17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4193《2013)02—0187—06
1 引言
径为0.5mm的套筛,而被孔径为0.042mm的套筛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位于海南省琼山市东 所截留的底栖动物[1],小型底栖动物主要包括自由生
km1
北部,绵延50 000多公顷,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 活海洋线虫、桡足类、涡虫类、多毛类、寡毛类等,其具
红树林保护区,也是中国7个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 有数量多,分布广、生活周期短等特点。小型底栖动
录的保护区之一。红树林生态系统主要位于热带、亚 物通过摄食、消化和代谢直接或间接利用生境沉积物
热带海湾河IZl区。红树林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对于 中存在的大量有机碎屑,而自身又是大型底栖动物如
减少海浪冲击,保护海岸环境具有重要作用,红树林 鱼、虾等的食物,是连接有机碎屑库与初级生产和水
生境内物质循环迅速,是许多底栖动物生存的场所。 层一底栖耦合系统的关键。在华尔等对长江口及邻
mm孔径网
红树林生态系统处于海洋、陆地、大气的动态交界面, 近海域小型底栖动物的研究中,以0.031
mm
周期性遭受海水浸淹的潮间带环境,使其在结构和功 筛作为小型底栖动物通过的下限,由于在0.031
能上既不同于海洋生态系统,也不同于陆地生态系 的网筛上残留有部分后生小型底栖动物的成熟个体,
统,在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