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植物大花老鸭嘴在迁入地的传粉机制和繁殖策略.pdfVIP

外来植物大花老鸭嘴在迁入地的传粉机制和繁殖策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来植物大花老鸭嘴在迁入地的传粉机制和繁殖策略.pdf

生态环境学报 2014, 23(6): 950-957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editor@ 外来植物大花老鸭嘴在迁入地的传粉机制和繁殖策略 * 唐光大 ,成建飞,谢振兴,陈瑾,林翠菊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州 510640 摘要:外来植物在迁入地的生存和繁殖策略,是入侵生物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开展入侵植物的繁殖策略研究,有助于深 入了解入侵生物在迁入地的生存繁衍机制,对入侵植物在可控范围内的适当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野外传粉昆虫观 测、光学和电镜扫描观测和人工控制授粉等方法,对外来植物大花老鸦嘴(Thunbergia grandiflora)在广州和深圳的 4 个居群 的开花物候、花部结构、花粉活力、传粉昆虫及其行为等传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花老鸦嘴的单花花期为 1 d,上午10:00 时花粉活力最高,长雄蕊花粉活力可达73.92% ,短雄蕊花粉活力可达71.54% ,随后花粉活力逐渐下降。 主要传粉者为扁柄木蜂(Xylocopa latipes) ,开花当天访花高峰期的9 :00—10:00 ,单花访花频率可达5 h-1 以上,之后开始 逐渐减少,14:00 之后未观测到扁柄木蜂访花,18:00 后仅剩蚂蚁等体型较小的昆虫长期栖息于花序或花蕾。控制授粉实 验结果显示,无论是人工异株授粉、自花授粉,还是自然授粉,结果率均为0 ,4 个居群均未见结实。光学显微镜下子房发 育完整;电镜扫描观测结果显示其花粉在柱头上能萌发,但花粉管不能延伸到子房位置。目前在园林栽培的大花老鸭嘴均以 块根或茎为繁殖体培育苗木,虽然这些植株均能开出鲜艳的花朵,花粉传递者也充足,但未见任何结果现象。因此,初步推 测本次研究区域内的大花老鸭嘴种群可能来自相同或相近的无性系,故不同居群间异株授粉的不结果现象可能为“ 自交不亲 和” ,或“染色体多倍化”所致。 关键词:大花老鸦嘴;传粉生物学;扁柄木蜂;自交不亲和 中图分类号:Q9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4-5906 (2014 )06-0950-08 引用格式:唐光大,成建飞,谢振兴,陈瑾,林翠菊. 外来植物大花老鸭嘴在迁入地的传粉机制和繁殖策略[J]. 生态环境学 报, 2014, 23(6): 950-957. TANG Guangda, CHENG Jianfei, XIE Zhenxing, CHEN Jin, LIN Cuiju. Pollination and reproductive strategy of the alien plant Thunbergia grandiflora in the immigrated habitats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4, 23(6): 950-957. 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的活动,将植物种类带到 往伴随着生长和繁殖方面快速的适应性变化,因 其自然演化区域以外,这些被外力驱动迁移到新领 此,植物入侵现象也为研究植物繁育系统的进化提 地的植物,称为外来植物(alien plants) (Richardson 供了绝佳机会(Lee, 2002)。由于繁育系统不仅在入 等, 2000) 。部分外来植物会形成入侵和造成危害 侵过程中发生了适应性变化,也反过来对植物入侵 (Mack 等, 2000) ,其入侵性往往是一系列功能性状 机制、途径等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研究入侵植 和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Abhilasha 和 Joshi, 物的繁育系统变化不但可以了解植物繁育系统的 2009; Dawson 等, 2009)。许多植物通过有性繁殖, 进化模式,也是生物入侵研究和管理实践中的核心 产生大量质量轻、容易扩散的种子,在新分布区域 问题之一(任明迅等, 2004)。另外,研究外来植物的 迅速

文档评论(0)

gacz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