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转移催化合成2-(2,4-二氯苯氧基)三乙胺.pdfVIP

相转移催化合成2-(2,4-二氯苯氧基)三乙胺.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相转移催化合成2-(2,4-二氯苯氧基)三乙胺.pdf

维普资讯 · 586· 化 学 世 界 2004年 相转移催化合成 2一(2,4一二氯苯氧基)三乙胺 何建玲 (盐城工学院化工系,江苏 盐城 224003) 摘 要:以2,4一二氯苯酚为原料 ,利用相转移催化剂来制备 2一(2,4二氯苯氧基)三 乙胺。并以正交 实验研究和讨论 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摩尔配比、溶液的酸碱性对醚化实验结果的影响,得 到最佳反应条件。对所制备的产物进行表征。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确定了目标 化合物的结构 。 关键词:2,4一二氯苯酚 ;相转移催化 ;正交实验 ;2一(2,4-二氯苯氧基)三 乙胺 中圈分类号:TQ22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367—6358(2004)11-0586—03 Synthesisof2一(2,4一Dichlorophenoxy)triethylamine onPhase—transferCatalyst HEJian—ling (DepartmentofChemicalEngineeringofYanchengInstituteof Technology,JiangsuYancheng224003.China) Abstract:2一(2,4-Dichlorophenoxy)triethylaminewasprepared on phase—transfercatalyst,using 2,4一 dichlorophenolasraw materia1.Basedonorthogonalexperimentaldesign,theinfluentialfactorssuchas temperature,timeandtheacid—basecharacterwereinvestigated.Thestructureofproductwasconfirmed byelementalanalysis,IR and H NMR. Keywords:2,4-dichlorophenol;phase—transfercatalyst;orthogonalexperiment;2一(2,4-dichlorophenoxy) triethylamine 2一(2,4一二氯苯氧基)三乙胺是一种具有生物活 产量增加 8.0%~16.4%。它的合成方法有一步 性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 ,对大豆具有增强光合 法嘲、两步法Ⅲ。其合成路线如下 : 作用、使植株矮化、促进分枝 、增花增荚的功效,大豆 cI c~OH+CICH2CH2NCC((22HH5s)22HC1N.·aOH=.cc·I~OCH2CH2NC(2H5)2(1。) cI ~H+BrCH2CH2B,NaoE.cI~OCH2CH2BrNHC(2H~2c H:cH:删 路线 (1)的产率约为 43%,产率低 的原因是由 2,4一二氯苯酚为原料,用 BuNBr为催化剂在常压 于反应过程中发生了分子 内环化 ;路线 (2)先引入醚 下进行反应,反应分醚化、胺化两步进行。总产率大 键后胺化可避免上述反应,使反应产率提高 ,但该反 于80%。通过正交实验得出醚化反应的最佳反应条 应在常压下反应产率也不高,约为 60 。本实验以 件 。 收蔫 日期≈2003—09—08;修 回日期j2003—09—25 作者篱介t何建玲 (1963~),女,硕士生,讲师,主要从事精细化学品的合成研究和教学工作。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