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胃轻瘫中西医治疗进展.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总之,胃痞证是临床常见的病症,虽然从气滞、气郁、气逆、气虚四个方面着手论治,但在辨 治过程中可见四者间相互影响,互成因果,虚实相杂,其根本归结都是中焦气机失调,脾胃气机壅 滞,而脾胃位居中焦,是人体之枢,一旦气滞于中,则必使开和失利,上下失通,枢机失调,痞满 见症丛生。故在治疗时以宣畅气机、降逆解郁、补中益气为主,同时辨别寒热,虚实兼顾,塞因塞 用,不治痞而痞自除。脾胃之气机功能得到调理,则清阳得升,运化如常,浊阴得降,纳谷即腐, 脾升胃降,中焦气机通畅,胃痞自康。 糖尿病性胃轻瘫中西医治疗进展 王振民1汪红兵2 1北京延庆中医医院(102100)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100010) 糖尿病性胃轻瘫(Diabetic 动力下降,胃排空延迟,胃节律紊乱而导致胃潴留。50%的糖尿病患者有过上腹疼痛、早饱、恶心、 呕吐、腹胀、食欲不振的经历。尽管糖尿病胃轻瘫已经在临床上定义约50多年,但治疗的方法却非 常有限。直到目前为止,文献上关于糖尿病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机制研究非常少,糖尿病的病程长 短与胃排空延迟的出现没有明确的联系。糖尿病病程愈长,血糖控制愈差,以及伴有其它神经并发 症者本病的发生率越高。 1.西医认识: 1.I 目前DGP的诊断条件为:①糖尿病病史;②恶心、呕吐、腹胀、厌食等临床症状;⑨内 镜和钡餐检查排除机械性梗阻;④同位素标记试餐、B超或胃电图显示胃运动功能异常。 1.2根据目前研究其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 ①自主神经及内在神经病变 自主神经病变在DGP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主要是神经细胞交 性,迷走神经脱鞘改变,使胃的基本电节律传播减慢,胃底紧张性收缩减弱,胃运动功能减弱,胃 排空延迟。②胃肠肌运动障碍胃肠道运动受抑制、肌病、胃电节律紊乱、消化间期移动性运动复 合波Ⅲ相缺乏,都可使胃窦收缩振幅、频率降低,幽门收缩,引起胃排空延迟。⑨胃肠激素失调与 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胃动素、胃肠肽P物质、生长素、胃泌素、胆囊收缩素、内皮素等可 增强胃排空;而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肽、胰高血糖素样肽、神经肽Y、促胰液素、降钙素、甘丙肽 等与减弱胃排空有关。研究显示,DGP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代偿性升高,而且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 ④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也与本病的发生有关,2型糖尿病伴胃轻瘫 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为77。6%。⑤起搏细胞数目减少Cajal间质细胞是胃肠慢波的起搏细胞, 性微血管病变造成局部缺血可致胃平滑肌细胞变性,从而影响平滑肌正常舒缩功能。⑦高血糖:高 血糖能抑制健康人及DM患者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的产生和胃窦部动力。高血糖也可 使胃肠激素分泌失常,影响胃排空。⑧神经胃肠病学:心理精神因素对功能性胃肠疾病症状有明显 的影响,患者内脏感觉神经高敏的症状往往因情绪焦虑而加剧。精神刺激、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刺激可引起胃肠运动紊乱。 1.3 DGP西医治疗:主要是控制代谢、调整膳食及改善胃动力或促进胃排空的药物。西药主要 以胃复安、吗丁啉、莫沙必利、红霉素、替加色罗、马来酸曲美布汀等具有促胃动力作用的药物治 疗。而前四种药物长期使用作用减弱,重症DGP可用外科胃电起搏,手术,内镜,电子药丸治疗, ~312— 均有不同疗效。 2.中医认识: 中医对DGP的研究也非常广泛,涉及病因病机,辩证分型论治,单方,复方,古方针灸耳穴按 摩等诸多方面。 2.1病名: 中医学没有“糖尿病胃轻瘫”的病名,许多临床医家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它归属于中医的“痞满” 或“胃缓”的范畴。《素问》称否、满、痞满。指胸院痞塞满闷,按之不痛的疾患。《伤寒论》明确概 念“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诸病源候论》记载t“诸痞者,营卫不和,阴阳隔绝,脏腑痞塞而不 宣,故谓之痞’,又“其病之候,但腹内气结胀满,闭塞不通”。《赤水玄珠.痞气门》‘乞列宗厚日:痞之 为病,由阴伏阳蓄,气上不运而成。处心下,位中央,慎满痞塞,皆土之病也。胀满有轻重之分, 瘩则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行。胀满则外有行也。”。景岳全书》又云:“痞者,痞塞不开之谓; 满者,胀满不行之谓”。医方考》卷四“土郁者痞满”。关于痞满病症的病因病机,古代医籍有较多 的论述。本草经疏》日:“痞气属脾气虚及气郁所致”。‘丹溪心法》又云t“有中气虚弱,不能运化 精微为痞者;有饮食痰饮不能施化为痞者”。《杂病源流犀烛.肿胀源流》日:“痞满,脾病也。本由脾 气虚,及气郁

文档评论(0)

bhl0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