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英语习语的形象转换及其修辞特征.docVIP

试论英语习语的形象转换及其修辞特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英语习语的形象转换及其修辞特征   [论文摘要] 英语习语的形象转换不仅是语用者对习语创造性的应用,也反映了语用者的认知思维方式。本文讨论了英语习语形象转换的几种方式,并简略说明了转换后的英语习语的修辞特征。   [论文关键词] 英语习语;构成词;转换;修辞特色   一、引言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是含有特殊意义的固定词语的组合。人们对英语习语的形式及语义特征等方面进行过很多研究并总结出习语的两个最明显的特征:一是语义的整体性(Semantic Unity), 即习语在语义上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其整体意义一般不能由各组成部分推断出来;二是结构的固定性(Structural Stability)即习语中词的排列、搭配是固定的,句式是严谨的。然而,有些英美语言学家如A.P. Cowie, R.Maekin和I.R·MeCaig(1985:XV) 却认为英语习语在结构上和整体意义上的固定性并不是绝对的,在具体的使用中有一定的可变性和灵活性。在现代英语中,我们确实能找出大量的习语变异形式。   语言是一定社会文化的反映,受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语言词汇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习语的变化是多方面的,如大量新习语的产生,部分旧习语的淘汰,习语在意义和结构形式上的变迁等等。英语习语极为丰富,但有相当一部分由于使用过度而变得苍白无力或产生时间过长而腐气浓厚,变成了成词滥调。在现代交际中,人们使用习语时往往刻意求新,通过更换原习语中的某些词语、改变原习语的结构或意义来对习语进行翻新,创造出习语的变异形式以达到渲染气氛、烘托思想感情或突出某种概念的目的,使语言产生独特的风格和理想的修辞效果。本文拟在英语习语的形象转换及修辞特色方面作些论述。   二、英语习语的形象转换   英语习语的形象转换是一种修辞手段,可以通过对习语构成词进行重组、扩充或压缩、增减、替换、句法功能的改变等手段,使习语产生新意,从而增加习语的表现力。   (一)重新组合(reconstruction)习语构成词   虽然习语的最大特点之一是结构上的固定,其构成词的线性排列不容改变,位置上的任何改变将直接导致习语意义的损失。但在实际运用中,语用者为了强调语义,加强语气,或使表达生动、形象,常常打破习语原有的固定性,对其构成词进行再组合。例如:   1.Of poetry I do not read much and when I do I choose the dead lion in the preference to the living dog. (对于诗,我读得不多,要读的时候,我宁可选择死狮,而不是活狗。)〔习语原形是A living dog is better than a dead lion.下贱而活比高贵而死的强。〕将对应的两个成份拆开并在句中重新排列,分别喻指“过去的佳作”(死狮)和“当代的次品”(活狗),形成强烈对比,表现力强。   (二)压缩或扩充习语构成词   在使用英语习语时,有时可打破常规,增加或减少习语构成词的成分,使该习语的语义发生奇妙的变化。例如:One woman shopper said to another,“Mary, Let’s spend money like water—drip…drip…drip…”(一位女顾客对另一位说:“玛丽,咱们花钱得像细水一样——滴……滴……滴地慢流。”)〔习语spend money like water原意是“花钱如水;大手大脚”,〕这里一连加了三个drip引申语义:不是大把花钱,而是锱铢必究,细水长流。收到了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   (三)增添或减少习语构成中的成份   在强调习语固定性的同时,应该承认不少习语还有相当的灵活性,语用者为了给表达增添语义,或使之更加准确、更富有色彩,常常在习语里添加或省去某些词语。例如:In the fifties, several big stars were in the studio doghouses because of their political affiliations.〔(五十年代,有几个电影明星因政治上的关系而受到制片厂的冷遇。)〔习语的原形是be in the doghouse受冷遇。〕这是个典故习语,源自英国小说家Sir James Matthew Barrie的儿童剧本《彼得·潘》里的故事,说是达林家的小孩养了一只狗,孩子们很喜欢它,但父亲却常常虐待它。孩子们极为不满, 一起离家出走。父亲为了表示悔改, 住进狗的小屋,一直等到孩子们回来。此语后经转义,用来表示“失宠, 受冷遇”。例句里为了具体说明在哪方面“受冷遇”,特意在doghouse前加了studio作修饰语,house也由单数破例

文档评论(0)

过河的卒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