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诊治进展_临床医学论文.docVIP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诊治进展_临床医学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诊治进展_临床医学论文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诊治进展_临床医学论文 【摘要】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的妇科肿瘤,因其恶性度高、进展快、复发率高,易早期发生淋巴结转移及血行播散,故预后极差。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其主要病因。神经内分泌标志物有助于其诊断。手术、放疗和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能明显改善早期肿瘤患者的预后。本文就其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及诊断、治疗上的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小细胞癌 ;神经内分泌癌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mall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of the cervix,SCNEC)是一种少见而独特的宫颈原发恶性肿瘤,也是最具侵袭性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几十年来,对宫颈神经内分泌癌的研究均以个案和小组病例报道为主,其命名达到15种之多,如类癌、嗜银细胞癌、差分化小细胞癌、燕麦细胞癌、小细胞未分化癌、神经内分泌癌、伴神经上皮特点的小细胞癌、伴鳞状细胞癌的类癌、伴腺癌的类癌、伴类癌特点的腺癌等。直到1997年国际癌症机构和美国病理协会组成工作组根据宫颈内分泌肿瘤与发生于肺的同类肿瘤在形态学上的相似性将前者分为: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4类[1]。其中以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最为常见。本文就近年来对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临床特征   SCNEC占宫颈浸润癌的0.31%~2%[2]。平均发病年龄为42~47岁[3]。患者的年龄、体重、妊娠次数、种族、社会经济状况、肿瘤大小、生长方式、间质浸润深度及临床期别与常见类型宫颈癌相比无显著差异。主要症状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接触性出血,有的患者表现为阴道排液或月经间期出血或盆腔包块。绝大多数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无激素分泌异常的表现,偶见异位内分泌、副癌综合症表现,如低血糖、库欣综合征、类癌综合征、Eaton征等。   SCNEC易早期出现淋巴结转移和脉管间隙浸润。Ⅰ~Ⅱ期患者淋巴结阳性率达40%~60%,脉管间隙浸润发生率50%~80%;而其他类型宫颈癌分别为18.9%和62%。Boruta等[4]报道了34例ⅠB期患者,淋巴结阳性率为52%(15/29例);脉管间隙受累78%(21/27例)。SCNEC易发生远处转移,转移部位常见于骨、肺、肝、脑、脑膜、膀胱、尿道、胰腺等。Viswanathan等[5]报道21例SCNEC患者中位生存时间38个月,大部分患者死前出现血行远处转移。此外,宫颈局部肿瘤大小与淋巴结阳性率及肿瘤复发率有显著相关性。癌灶直径gt;2cm者淋巴结阳性率67%,Ⅰ期患者67%术后复发;而lt;2cm者淋巴结阳性率为57%,复发率为37%,差异均有显著性。Chan等[6]报道23例行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中,57%(13/23)有淋巴结转移,其中癌灶直径gt;2cm者淋巴结阳性率达80%(12/15);而lt;2cm者淋巴结阳性率为13%(1/8)。综上可见,SCNEC转移发生早、复发率及死亡率高,表现为高度侵袭性的生物学特性。   2 病理学特征   SCNEC酷似小细胞肺癌,细胞体积小,呈大小较一致的短梭形或圆形细胞,胞浆少,核深染,染色质呈粗颗粒状,无核仁或核仁不明显,核分裂相多见 [1]。瘤细胞多弥漫分布,或成巢状、梁状、条索状排列于间质血管周围,常见核分裂和广泛坏死[7]。在21%~77%的病例中可以看到有腺癌或鳞癌成分共存[2]。还有一些SCNEC中可见菊瓣样或腺泡状结构。电镜下,部分肿瘤细胞中可见神经内分泌颗粒,颗粒质地致密,有界膜,大小为100~250nm。还有些细胞中可见胞质中的微丝、游离核蛋白体、线粒体及内吞泡[3]。   免疫组化方面,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嗜铬粒素A(chromogranin,CgA)、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神经细胞黏附分子( 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ar,NCAM,又名CK18或CD56)等是SCNEC的特异性神经内分泌标记物。90%以上的SCNEC至少表达1种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约50%患者NSE、CgA、Cyn 3种标志物均阳性[2,3]。最近有研究发现,生长抑素受体2A(SSTR2A)也可作为神经内分泌标记物用于SCNEC的诊断[8]。   3 分子生物学特征   原位RNA杂交研究揭示,小细胞未分化癌与HPV18感染密切相关。从HPV l 8与宫颈癌关系相对密切来看,HPV18有引起宫颈储备细胞形成肿瘤的倾向。在Wang等[9]的研究中22例SCNEC患者HPV均为阳性,17例为HPV18,4例为HPV16,1例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6197318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