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高考山东卷文言文阅读题指瑕
?
2010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中,文言文阅读题仍同前几年一样,共设5道小题,计22分。5题之中,如果仔细分析的话,我认为其中有4道是多少存在问题的。为了方便,先抄原题,边抄边评。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3题。
申甫传 汪琬
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为童子时,常系鼠媐①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已而诱狸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道人遂去。
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来河南山东间,无所得。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道人濒行,投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启视其书,皆古兵法,且言车战甚具。甫遽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
己而瘗②其书嵩山下,出游颍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刘翁,故颍州大侠也,门下食客数百人,皆好言兵,然无一人及甫者。刘翁资遣甫之京师。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九门皆昼闭。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金公声知事急,遂言甫于朝。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③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兵,与刘公、金公数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当敌,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而会武经略满桂败殁于安定门外。满桂者,故大同总兵管,宿将知名者也,以赴援至京师,愍帝方倚重之。既败,京师震恐。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众缒城出,未至芦沟桥,众窜亡略尽。甫亲搏战,中飞矢数十,遂见杀。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及北兵引归,竟无理甫死者。距甫死数日,刘公复八路出师,趋遵化,独帅麾下营娘娘山,遇伏发,督将士殊死战,逾一昼夜,诸路援兵不至,亦死之。
(选自《尧峰文钞》卷三十四,有删改)
注: ① 媐(xī):嬉戏。② 瘗(yì):埋葬。③ 窭(jǜ):贫穷。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人濒行??????????????????????????? 濒:临近
B.客州人刘翁廷传所??????????????????? 客:寄居
C.遽薄京师??????????????????????????? 薄:逼近
D.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卒:步兵
答案:D
我的评点:这道题没什么问题。考查的4个实词比较典型,难易也适中。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童子亦欲学之乎???????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B.遂言甫于朝????????????? 当其欣于所遇
C.金公以御史为参军??????? 以勇气闻于诸侯
D.听其召募??????????????? 其皆出于此乎
答案:C
我的评点:这道的答案项设置不严谨。C项的两个“以”都是介词,形式上都可以译为“凭着”,但它们的用法是有较大区别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以”字下有这样两个义项:“④介词。因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膑以此名显天下。’”“⑥介词。凭借……身份,按照。《汉书·张骞传》:‘骞以郞应蓦使月氏。’”可以看出,《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选取的两个例句与C项中两句话几乎一模一样,编者却把它们放在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义项之下,这应该很能说明问题吧。
这道题的A、D两项基本没什么干扰性,B项则可能有一定的干扰。B项的两个“于”都是介词,分别相当于“向”“对于”,但如果仅从字面上翻译,都译作“对”也未尝不可。我的意思是,由于不严谨,这道题对部分考生的答案可能带来一些不应有的影响。(高考结束后,有位老兄没等标准答案发布,就把自己的解答贴到了网上,他选的就是B。他的贴子现在从网上还很容易搜到)。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申甫失败原因的一组是
①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甫???????? ②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操兵者
③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④权贵人俱不习兵
⑤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 ⑥诸路援兵不至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答案:B
我的点评:六句话中,①②③⑤显然都属于申甫失败的原因,⑥明显不属于。第④句呢?原文中说:“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兵,与刘公、金公数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当敌,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是原因,“权贵人俱不习兵”是原因的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