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章梁的基础问题版.ppt
第5章(目录1) 第5章(目录2) §5.1 平面弯曲的概念(目录) 一、平面弯曲的概念(1.定义) 一、平面弯曲的概念(2.平面弯曲的概念) 一、平面弯曲的概念(平面弯曲图) 一、平面弯曲的概念(斜弯曲图) 二、工程实例—吊车梁 二、工程实例—车刀 二、工程实例—摇臂钻的臂 二、工程实例—桥梁 二、工程实例—立交桥梁 二、工程实例—叠板弹簧 二、工程实例—叠板弹簧(放大) 二、工程实例—跳台跳板 §5.2 梁的载荷及计算简图(目录) 一、梁的简化 一、梁的简化—例 二、梁的分类(1.按支座情况,2.按支座数目) 二、梁的分类(3.按跨数) §5.3 剪力与弯矩(目录) 一、求法(求剪力) 一、求法(剪力规则) 一、求法(求弯矩) 一、求法(弯矩规则) 二、符号规定 三、实用法则 例1(1.求支反力) 例1(2.求剪力和弯矩) 例1(2.求剪力和弯矩) §5.4 剪力图和弯矩图(目录) 一、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二、剪力图和弯矩图 二、剪力图和弯矩图(做法) 三、列方程法画剪力图和弯矩图 例2—均布载荷作用 例3—集中载荷作用 例4—集中力偶作用 §5.5 剪力、弯矩和分布载荷集度间的微分关系(目录) 一、微分关系—剪力与载荷集度 一、微分关系—弯矩与剪力 一、微分关系—弯矩与载荷集度 一、微分关系的几何说明 一、微分关系对应表 二、积分关系 二、积分关系说明 三、突变关系 四、控制点法画剪力图和弯矩图 例7(1.求支反力,2.作剪力图,3.作弯矩图) 例7(4.求极值弯矩—位置) 例7(4.求极值弯矩—数值) 例7(5.求最大弯矩) §5.6 纯弯曲梁的正应力(目录) 一、纯弯曲与横力弯曲的概念 二、纯弯曲梁的正应力(1.实验分析—变形现象) 二、纯弯曲梁的正应力(1.实验分析—假设) 二、纯弯曲梁的正应力(1.实验分析—两个名词) 二、纯弯曲梁的正应力(2.公式推导—几何学和物理学方面) 二、纯弯曲梁的正应力(2.公式推导—静力学方面) 二、纯弯曲梁的正应力(2.公式推导—正应力公式) 二、纯弯曲梁的正应力(2.公式推导—常用截面的Wz) 三、横力弯曲梁的正应力 §5.7 梁的切应力(目录) 概述1 概述2 一、矩形截面梁的切应力(1.两个假设) 一、矩形截面梁的切应力(2.公式推导—取微段) 一、矩形截面梁的切应力(2.公式推导—取研究体) 一、矩形截面梁的切应力(2.公式推导—求合力) 一、矩形截面梁的切应力(2.公式推导—考虑平衡) 一、矩形截面梁的切应力(2.公式推导—切应力公式) 一、矩形截面梁的切应力(2.公式推导—切应力公式说明) 一、矩形截面梁的切应力(3.切应力分布规律) 二、工字形截面梁的切应力 三、圆形截面梁的切应力(1.假设, 2.切应力公式 ) 三、圆形截面梁的切应力(3.最大切应力) 四、横力弯曲梁横截面的翘曲变形 例8(求D、E点的应力) 例8(求最大应力) §5.8 梁弯曲时的强度计算(目录) 一、正应力强度条件 二、切应力强度条件 三、强度计算的三类问题 例9(1.求几何参数) 例9(2.求支反力,3. 画M图,求危险截面) 例9(4.强度校核) 例10(1.求支反力,2. 画FQ、M图) 例10(3.按正应力强度条件选择截面) 例10(4.校核切应力强度—求静矩) 例10(4.校核切应力强度—校核) §5.9 梁的变形(目录) 一、梁的变形度量——挠度与转角(挠曲线) 一、梁的变形度量——挠度与转角(挠度) 一、梁的变形度量——挠度与转角(转角) 一、梁的变形度量——挠度与转角(挠曲线方程) 一、梁的变形度量——挠度与转角(转角方程) 二、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1.力学方面) 二、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2.数学方面,3.挠曲线近世微分方程) 二、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符号关系) 三、积分法求梁的变形 四、位移条件 例11(1.列微分方程并积分,2.确定积分常数) 例11(3.求ymax) 例12 §5.10 叠加法求梁的变形(目录) 一、分解载荷法 一、分解载荷法(叠加原理) 例13 二、逐段刚化法 例14 §5.11 提高梁强度的措施(目录) 一、选择合理截面形状 二、采用变截面梁或等强度梁 等强度悬臂梁 等强度悬臂梁(照片) 等强度简支梁—汽车叠板弹簧(放大) 三、改善梁的受力情况(减小跨距) 三、改善梁的受力情况(分散载荷) §5.12 梁的刚度条件与梁的合理设计(目录) 一、梁的刚度条件 二、梁的合理设计 例15 本章重点 §5.9 梁的变形 即: 在小变形下: ——转角方程 任一横截面的转角 = 挠曲线在该截面形心处切线的斜率 求梁变形的关键是求挠曲线方程 一、梁的变形度量——挠度与转角 §5.9 梁的变形 二、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CD段:纯弯曲 1.力学方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