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阳能烟囱特隆布墙内空气流动及传热效率特性研究
S.A.M. Bureka,*, A. Habebb
aGlasgow Caledonian University, Cowcaddens Road, Glasgow G4 0BA, Scotland, UK
bFaculty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Sebha University, Brack Alshty, P.O. Box 68, Libya
Received 4 December 2005; received in revised form 20 March 2006; accepted 15 April 2006
摘要
本文通过一个实验研究了热虹吸空气加热器内的热量传递及质量流量,这类加热器有太阳能烟囱和特隆布墙等。该实验台包括一个封闭的两边封闭两头开放的垂直通道,与太阳能集热器或太阳能烟囱类似,面积大约为1平方米。通过使用稳态热输入范围为200至1000瓦的电加热垫来实现开关控制热输入,通道的深度20到110毫米不等,试验台上可读出温度及空气速度。从显示数据中得到的主要结果有:
通过通道的质量流量是热输入及通道深度的函数:
系统上的热效率(作为一个太阳能集热器)是输入热量的函数,与流道深度无关:
相互的关系由无量纲形式给出。
关键词:自然对流;特隆布墙;太阳能烟囱;实验;热虹吸式空气通道
1.引言
特隆布墙与太阳能烟囱都是依靠太阳能诱导浮力驱动对流的被动式的建筑元素,相比之下,要比风扇驱动对流(强制),buoy-ancy-driven(自然)更难分析、更难预测它的特性,这不仅是因为质量流量取决于热量输入也取决于系统的几何形状,因此它是不容易控制的。
由单一垂直平板诱导的浮力驱动对流已经被广泛的研究,但是在特隆布墙和太阳能烟囱中流体是被控制在一个垂直通道内的。Elenbaas [1]的报告中首次详细地介绍了两平行板之间空气的浮力驱动自然对流。他的实验是在一个小型的试验台上进行的,平板的高度为24厘米。随后的调查使用空气(例如文献[2-7])和水(例如文献[8])来研究了这类系统的不同方面。然而,大多数这类研究是在更侧重于适应于电子应用的条件下进行的,例如:平板尺寸小,通常最大为30厘米;某些情况下,垂直表面上配置一个统一的壁温(UWF),同时避免恒定热流(UHF);某些情况下,考虑到电路板架的粉刷,通道一边是开放的;大多数的实验有对称的加热或是一个绝热面。
专业术语
回归常数:见式(2)
通道横截面积()
回归常数:见式(2)
回归常数:见式(2)
空气的比热容(J/kg℃) 除热因子
重力加速度(=9.81 )
通道的高度(长)(m)
太阳辐射强度()
空气的导热系数(W/m℃) 空气的质量流率()
普朗特数
单位面积热输入量()
输入热量(W)
空气在通道内的增加热量(输出热量)(W)
修正瑞利数,见式(4)
基于流道深度的雷诺数,见式(3)
流道深度(m)
环境温度(℃)
入口温度(℃)
出口温度(℃)
空气合速度(m/s)
总热损失系数(℃)
希腊字母
热膨胀系数()
热效率
运动粘度 ()
空气密度()
产品的透过吸收率
与这些实验同步进行的还有各种分析技术的开发。例如,Bodoia 和Osterle[9]提出一个模型,这个模型与文献[1]提出的结果能够很好得协同,从这以后,有提出了另外更加复杂的模型(例如[2,10-12])。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模型没有区分太阳能应用和电子应用,将问题看作是两平板间的自然对流现象,特别忽视辐射传热影响和通过玻璃墙的热损失。
然而,Akbari和Borgers[13-14] 提出的模型验证了特隆布墙的特殊性质,声称流道是非对称加热的,并且透过玻璃时发生了热量损失。之后出现的模型都是基于边界层分析的,有[15-18],研究人员将建筑的其他部分耦合到他们的模型当中[19,20]。
Ong和同事[21,22]开发出一种简化的热网络,它是基于流体的整体性能设定的,而不是边界层的的详细研究。其他的简化热网络和集中参数模型已经发展到能够预测太阳能烟囱或特隆布墙一个昼夜的性能,特别是Balocco [23] 和Infield et al. [24]用实验或检监测数据来验证了他们的模型。Bansal et al. [25]描述了一个基于傅立叶级数分析的特隆布墙模型,用它来预测一个周日的现象。
已经报道的各类实验,用到了测试细胞或室外条件下真正的建筑物。如: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pdf VIP
- 2024年3月17日广西区直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docx VIP
- 2025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数学常考点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docx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语文2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pdf VIP
-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陆俭明.pptx VIP
- 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 试题(25+4)(含解析).docx VIP
- 2025年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pdf VIP
- 2024年企业首席质量官技能竞赛理论试题库资料-下(多选、判断题汇总).pdf VIP
- Unit 2 Transportation Listening and Speaking 课件 中职英语高教版基础模块1(2023修订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