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发酵豆渣、鱼杂、鸡血及其粗蛋白含量测定分析.pdfVIP

EM发酵豆渣、鱼杂、鸡血及其粗蛋白含量测定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EM发酵豆渣、鱼杂、鸡血及其粗蛋白含量测定分析.pdf

第30卷第l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01.30No.1 of Normal Science Mar.2012 2012年3月 Journal Edition Guangxi University:Natural EM发酵豆渣、鱼杂、鸡血及其粗蛋白含量测定分析 辜澜涛,董仲玺,赵玉梅,张妍,宋德贵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农副产品,如豆渣、鱼杂、鸡血等,含有大量的粗蛋白,可以作为一种物美价廉的饲 料。本实验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利用环境微生物(environmentmicrobe,EM)菌种对其进行发酵处理,采用凯氏 定氮法(GB/T6432—94)检测其粗蛋白质含量。发酵结果表明:处理后的豆渣+麦麸、玉米粉+鱼杂、玉米粉+ 鸡血、玉米粉+豆渣4组材料的粗蛋白含量分别提高2.63、2.62、2.71和2.07个百分点,其营养价值得到有 效提高;其中残留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抗生素等能够得以降解消除;病原微生物如某些致病厌氧细菌和大肠 杆菌等能得到很好的抑制;同时,饲料的适口性大大提高。 关键词。农副产品;粗蛋白质;环境微生物 中圉分类号:s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600(2012)01一0111一04 我国是农业大国,畜牧养殖业产量居世界前列。目前各种经济动物养殖需要消耗数量巨大的饲料,但 粮食和饲料生产缺口一直是制约我国畜牧养殖业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人口膨胀、耕地面积减少和肉 食品消费增加的三重制约,我国粮食供需平衡十分脆弱。饲料原料(特别是蛋白质饲料原料)严重不足一直 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需求将分别达到6.o×107t和7.2×107t[1]。因此,人们迫切要求广辟饲料生产与加 工途径,加速新型饲料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 与此同时,随着人们消费日益增长,其所带来的废弃物也逐渐增加,比如,农业生产中留下的农作物秸 秆、秕壳等,发酵工业生产中留下的糟渣、废液等,植物饼粕类,动物加工留下的下脚料等,如果不对它们加 以利用,不仅会给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同时也是对当前有限资源的一种浪费。 从生态环境角度出发,开发非常规饲料,特别是微生物发酵饲料尤为重要。它利用环境中的各种微生 物特性处理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农副产品,把它们加工成营养成分含量高、适口性好的饲料[2]。发酵饲 料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型饲料,它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把营养价值低的各种粗饲料加工成可供牲畜食用的高 营养微生物发酵饲料,既可提高粮食向畜牧业产品的转换效率和饲料的利用率,减轻我国饲料原料严重不 足的压力,提高肉食产品产量和质量,满足人们对肉、禽、鱼等需求量[3-6],同时又能节约成本,减少生态环 境污染。近年来,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来开发新型饲料资源、生产蛋白质饲料和新型饲料添加剂发展越来 越迅速,其产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可观。 1 实验部分 1.1材料 EM菌种(华南生物环保酵素),由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制;豆渣、鱼杂(主要成分为鱼肠、鱼 鳞、鱼鳃)、鸡血、玉米粉和麦麸购于桂林市七星农贸市场。 1.2仪器 收稿日期:2011—1l一20 基金项目: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桂科攻1123007—5) 通信联系人:宋德贵(1954一),男,广西博白人,广西师范大学教授。E—mail:sondegui@163.com 万方数据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29卷 1.3实验方法 1.3.1 比例混合,详见表1。 表l各组合原材料组成成分 Tab.1 ofeachrawmateriaI’scOmbinatiOn Compositions g 1.3.2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acz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