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中学生文化素质过关测试题.doc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中学生文化素质过关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答案
一
1-5 CBAAC 6-10 DADBC 11-12 BC
13.(1)大运河,隋炀帝
(2)洛阳,邗沟
(3)赞成。因为开通大运河一方面加重了当时人民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14.(1)曲辕犁、筒车
(2)体现: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影响: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赋役负担减轻,有了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15. (1)唐太宗。以民为本(爱惜民力、与民为善)。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意“戒奢从简”(或轻徭薄赋、提倡节俭)。
(2)武则天。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或武则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3)重视发展农业生产;重用贤才。
二
1-5 ADACD 6-10 ACAAD 11-12 BD
13. (1)隋朝。
(2)进士科。
(3)有利于选拔人才(或积极作用)。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14.(1)鉴真东渡、玄奘西游
(2)对外开放
15.(1)唐太宗(或:李世民);善于纳谏。
(2)A:曲辕犁 B:筒车
(3)藏族;文成公主。
三
1-5 BBBBA 6-10 CCCAA 11-12 AC
13.(1)王羲之
(2)颜真卿 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14.(1)李白、杜甫、白居易
(2)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
杜甫的诗:气魄雄浑,沉郁悲怆,语言精炼凝重。
白居易的诗:直白如画,通俗易懂。
诗仙和诗圣
(3)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及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所造成的。
15.(1)澶渊之盟
(2)南宋和金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3)对宋是屈辱的,增加了百姓的负担;有利于边界的和平、社会的稳定。
四
1-5 ACABD 6-10 DBAAB 11-12 BC
13.(1)北人大量南迁;南方战乱较少;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北劳动人民长期的共同开发。
(2)唐朝
(3)经济重心的南移
14. (1)澶渊之盟
(2)岳飞
(3)交子
(4)临安
(5)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扩大。
(6)元旦、春节
15.(1)成吉思汗 统一蒙古
(2)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亡西夏和金,并于1276年灭亡南宋。
(3)忽必烈
(4)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加强对西藏和琉球的管辖。
五
1-5 DADDA 6-10 ADDCC 11-12 DC
13.(1)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
(2)开通大运河;创立科举制
(3)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14.(1)唐太宗 开明 天可汗
文成公主入藏
(2)岳飞抗金 澶渊之盟
(3) 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友好交往
15.(1)苏州 湖州
(2)国家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东南地区。
(3)北人南迁;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占城稻在江南地区的推广。
经济重心的南移。
六
1-5 CCDDA 6-10 CCBAC 11-12 CD
13. (1)活字印刷术 毕升;
(2)省时、经济;
(3)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
14.(1)赵州桥;李春;
(2)桥型匀称、轻盈,稳固性好,泄洪能力强,美观实用等。(学生任答一点即可得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推荐发明2分,推荐理由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15.(1)A
(2)水稻或粟。南宋
(3)宋词和元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或火药的广泛运用。)
(4)继承前人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勤思多问,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实践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七
1-5 AABCB 6-10 CCDCB 11-12 CD
13.(1)明太祖授权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2)焚书坑儒
(3)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
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忠实的奴仆(或明朝的科举考试制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危害极大。)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