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臧土地利用方式和大骨节病流行的动态变化研究.pdfVIP

西臧土地利用方式和大骨节病流行的动态变化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藏土地利用方式与大骨节病流行的动态 变化研究 杨林生李海蓉王五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 大骨节病是一种致残率极高的地方性骨关节变形性疾病…。其发病和流行不仅与病区的 自然条件有关,而且与病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太骨节病主要分 布在我国东北到西南的一条带状范围内,病区环境以温带/暖温带森林和森林草原景观为主; 而在东南红黄壤和西北荒漠草原地带则无此病o。1,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 东、北京、陕西、山西、河南、四川、宁夏、甘肃、青海和西藏等14省(市)区351个县【4]。在人文 环境方面,大骨节病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明显,大骨节病主要分布在农村,病区经济落后、交 通闭塞、饮食结构单一,主要以当地自产谷物为主”J,因此,自耕自给是大骨节病存在的重要条 件。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方面,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针对不同病区的特点所采取了补硒、 换粮和改水措施;另一方面,我国内地大骨节病病区社会经济条件也得到明显改善,大骨节病 整体上得到有效的控制。据1999年资料“J,目前所有351个病县中有141个县得到基本控制。 但大骨节病的病情依然严峻,据上述资料,全国仍有近14万病人年龄在13岁以下,除黑龙江 和吉林外,主要集中在西部的内蒙古、青海、陕西、甘肃、四川和西藏等地,每年都有1000多例 新发病人,其中尤以西藏病情最为活跃。80年代,在西藏发现大骨节病的县有13个”1,到 下,西藏大骨节病发病范围为什么会明显增加?本文将从通过分析西藏最近10年间土地利用 方式的变化,探讨西藏大骨节病病区范围扩展与耕地变化的关系。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 大骨节病病县分布情况分别取80年代资料‘61和1999年资料Ⅲ。耕地和其他数据分别取 1990年㈨1和1999年资料㈨。 586 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 1.2方法 运用Arcview(Arcview for windows,SPSSInc.)进行各县农牧业结构和耕地变化等数据统计。 2结果 2.1 西藏大骨节病病区范围的变化 以看出,lO多年来,西藏大骨节病分布范围有明显的扩展。 N 圈11980年代西藏大骨节病分布示意图 图2 1999年西藏大骨节病分布示意图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把西藏按大骨节病分布情况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非病县,为截止到 1999年还没有发现大骨节病的县,另一类为病县,其中在80年代就发现大骨节病存在的县,定 为老病县,80年代以后到1999年发现大骨节病的县定为新病县。各类型分布情况见表l。 生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交叉学科的研究进展 瓣 表1西藏大骨节病分布情况 拉萨市:城关区,当雄县,曲水县 那曲地区:那曲县,申扎县,巴青县,聂荣县。尼玛县,比如县,索县,班戈县,安多县 山南地区:琼结县,措美县,洛扎县,曲松县,隆子县,浪卡子县,错那县 非病县 日喀则地区:日喀则市,定结县,萨迦县,江孜县,拉孜县,定El县。康马县。聂拉木县,吉隆县 亚东县,岗巴县,仲巴县,萨嘎县,仁布县,白朗县,南木林县 阿里地区:扎达县 林芝地区:林芝县,朗县,米林县,察隅县 由表1可以看出,西藏大骨节病分布范围自20世纪舳年代到20世纪末,除昌都地区有 明显增加外,病县增加主要集中在山南地区和阿里地区。 2.2大骨节病分布与农业结构关系分析 首先运用1999年统计资料,将农村从事牧业生产人员比例达到9096以上的县定为牧业 县,共计14个,从事牧业生产人员比例介于20%一9096之间的县定为半农半牧县,共计23个, 将从事牧业生产人员比例低于20%的县定为农

文档评论(0)

gubeiren_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