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病人的镇静治疗.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伤病人的镇静治疗.doc

创伤病人的镇静治疗 ㈠战创伤病人镇静治疗的适应征 镇静是针对战创伤病人紧张和躁动而采取的治疗措施。及时有效的的镇静治疗可以:①提高病人的舒适程度;②减少病人的应激反应;③便于进行特殊治疗操作。镇静的指征包括:①机械通气;②昏迷病人;③ICU躁动综合征;④诱导睡眠等。在镇痛镇静治疗之前,应尽量明确引起病人产生疼痛及焦虑躁动等症状的原因,尽可能采用各种非药物手段(包括环境、心理、物理疗法等)祛除或减轻一切可能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之上,开始镇痛与镇静治疗。 镇静治疗的目的和意义在于:①消除或减轻病人的疼痛及躯体不适感,减少不良刺激及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②帮助和改善病人睡眠,诱导遗忘,减少或消除病人对其在战创伤救治期间病痛的记忆。③减轻或消除病人焦虑、躁动甚至谵妄,防止病人的无意识行为(挣扎等)干扰治疗,保护病人的生命安全。④降低病人的代谢速率,减少其氧耗氧需,使得机体组织氧耗的需求变化尽可能适应受到损害的氧输送状态,并减轻各器官的代谢负担。 ㈡战创伤病人镇静深度的评估 镇静的程度可分为清醒镇静、深度镇静和全身麻醉,清醒镇静(清醒、放松状态)至深度镇静(无意识、催眠状态)和全身麻醉是一个连续过程,甚至深度镇静和全身麻醉在临床上很难分清。战创伤病人镇静的最佳水平取决于应用镇静剂的目的,包括减轻焦虑、解除疼痛或抑制呼吸驱动力,保持患者的正常睡眠-觉醒周期,使患者有适当的定向力和识别能力。通过调节镇静剂的选择和注射速度,使患者有一定程度的睡眠,但易被唤醒。 镇静过浅将使病人继续处于焦虑和恐惧中,过深可造成患者定向力丧失和心血管功能不稳定,而且难以撤离呼吸机,使病人ICU滞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延长。定时评估镇静程度有利于调整镇静药物及其剂量以达到预期目标。理想的镇静评分系统应使各参数易于计算和记录,有助于镇静程度的准确判断并能指导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镇静评分系统有Ramsay评分、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以及肌肉活动评分法(MAAS)等主观性镇静评分以及脑电双频指数(BIS)等客观性镇静评估方法。 ㈢战创伤病人镇静的常用药物 理想的镇静药应具有以下特点:①起效快;②剂量-效应可用于镇静催眠作用预测;③呼吸和心血管抑制轻;④半衰期短;⑤无活性代谢产物,其排泄不依赖正常肝肾功能;⑥与其他药物不发生相互作用,对其他器官无毒性作用;⑦价格低廉,易于保存和使用。麻醉气体可造成手术室污染并且由于静脉镇静方法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已限制其应用。 1.咪唑安定(Midazolam) ①咪达唑仑是水溶性药物,能很快透过血脑屏障且起效快,有顺行性遗忘作用,半衰期短,无残余效应;②起效时间2~5min,作用时间20~30min,单次1~3mg iv;5~15min可重复;③注速过快可产生呼吸抑制和低血压,肾功能衰竭时镇静时间延长;④推荐短期使用,当持续输注超过4~72h,苏醒时间无法预测。 2. 安定(Valium)剂量较难控制,很容易导致镇静过深注射部位局部疼痛及血栓性静脉炎orazepam) ①起效较慢,作用时间长(半衰期12~15h),通常间断静脉注射或持续静注,没有活性代谢产物,高龄和肝功能受损对其代谢的影响相对较小;②由于其起效稍有延迟,当需要快速镇静时,允许先使用一种能迅速起效的苯二氮类(Propofol)α2受体激动剂,是目前唯一兼具良好镇静与镇痛作用的药物;②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其亦具有抗交感神经作用,可导致心动过缓和/或低血压;③其半衰期较短,可单独应用,也可与阿片类或苯二氮卓类药物合用;④配成的4ug/ml浓度溶液,先以0.6~0.8 ug/(kg·h)静脉输注给药10 min,然后以0.2~0.6 ug/(kg·h)维持。 ㈣战创伤病人的常用镇静技术 1. 医师控制镇静技术 医师控制镇静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镇静方法。根据情况可以采用间断给药或连续给药。 ⑴间断给药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镇静药物,采用逐步给药法,直至患者达到理想的镇静状态。间断给药常用于简单和短小手术,给予镇静药物如咪达唑仑(0.05mg/kg)或丙泊酚(0.5mg/kg),术中根据需要追加镇静镇痛药物。间断给药应注意防止因药物滞后效应反复追加用药而引起累积现象,出现镇静过深。 ⑵)连续给药法:连续静脉注射可避免间断给药出现的药效波峰和波谷现象,维持镇静中相对平稳的血药浓度,减少镇静镇痛药物的用量,缩短清醒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中应根据患者的反应、手术刺激的强度及时调节静脉输注的速度。联合用药时,应充分考虑药物直接的相互作用。 2. 病人自控镇静技术 病人自控镇静(Patient-Controlled Sedation PCS) 是在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技术上衍化而来,是一种

文档评论(0)

wuyouwul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