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99企叠矿山巷¨●孽沫t—改 225
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张绍良张国良(中国矿业大学国土资霖研究所江苏徐州221008)
摘要 在,jI§89—1998年有关土地复垦的191篇科技论文的统计分析和々B较的基础上,
较全面深入地回顾了《土地蔓垦规定》颁布实施十年来我田土地复垦研究的进展,认为十年
中我田土地复垦最大进步在于‘L识和观念的巨大转变.而夏至技术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处于
试验、示范到推广应用的过渡时期.下一步研究重点是:农业复至技术体系研究:矿区土地
复垦的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董垦产业化及其可持续发展;复垦土地评价和复垦质量验收梓准
修订;中西部地区f干平和半干旱地区)的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技术体系研克.
。关t词 土地复垦.回顾,展望
I引言
自1998年国务院颁布‘土地复垦规定》至今已整整十年了.经过十年的开拓和发展,
如今我国土地复垦又迎来了一次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
理法》进一步加大了耕地保护力度,唼行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耕地补偿制度即“占多
少、垦多少”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提出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目标。这一国家大
法的贯彻实施,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土地复垦的发展。另一方面,环境和土地这两大制
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人类共同主题在矿区表现日益明显,已逐步成为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关
键因素之一,而土地复垦作为土地科学和环境科学的重要分支,与资源、环境、土地、
人口四大问题密切相关,对农业发展和矿区的生存环境有直接影响,已被普遍认为是矿
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它已吸引多学科专家的参与[1】。
为了迎接这一新机遇的到来,中国土地学会土地复垦分会联合中国煤炭学会矿山测
量专业委员会于1998年11月12—15日在九江召开了矿区土地复垦与“三下”采煤学术
会议。会上许多学者呼吁,有必要认真回顾+年来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的进展状况,为下
~步研究指明方向。为此,本文通过对我国1989—1998年中文科技期刊的光盘检索,得
到有关土地复垦的科技论文共191篇。在对这些论文的分类统计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
总结了十年来研究的现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供读者参考。
2矿区土地复垦研究的回顾
2.1在技术理论研究方面
经过十年理论、技术和实践的探索,矿区土地复垦技术体系构架已基本形成。如图1.
客观地说,到目前为止,土地复垦技术和理论研究仍不很深入和系统。表1和表2
的统计数据可说明这一点。①公开发表的论文中.有关理论和技术研究的不多,占38.7%,
平均每年7-8篇。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该领域还有待加大研究力度;②技术理论
研究的重点仅是复垦规划技术和部分复垦生物技术,如排土场、尾矿库(煤矸石、粉煤
灰等)堆放场植被恢复和土壤改良等,其他相关技术研究得不够,尤其是农业复垦技术。
尽管如此,十年来在理论和技术方面仍取得了一定进展。归纳有如下几个方面:
(11土地复垦的基础理论研究
土地复垦基础理论研究主要体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上。复垦决策理论研
19辨童■矿m稍t拳术●议
究较为系绩[2],对复垦决策的特点、内容、目标、准则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建立的复垦
决策因素量化模型、决策语言模型、用地结构优化模型及复垦方案优选的综合效果测度
指标体系等有较大的指导意义.除
此以外,在煤炭开采与地方经济二
元关系及其可持续发展调控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张国
良,1997)、复垦土地产权关系等
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微
观方面,采矿对耕地的破坏机理和
土壤剖面重构原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一直在进行,提出了“分层剥离,
交错回填”土壤剖面重构原理及复
垦土壤生产力评价的量化模型(PI
模型)[3】[4].另外在应用系统工
程理论和生态工程理论指导复垦实
践的基础上[5][6],景观生态学的
观点被引入,提出了采矿迹地景观
生态重建的六大原理:仿自然原形
原理、耗散结构原理、景观格局优
化原理、多样性与异质性原理、因
地制宜组合外部条件原理和人与自
然协调与持续发展原理。从而将土
l类 别 理论技术研究 地方经验交流 国外经验介绍 一般综述、宣传等 总计
I篇教 7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迈富时 上市招股说明书.pdf VIP
- 年产3500吨对羟基苯甲酸乙酯(食品添加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HMMT_-_哈佛-MIT数学竞赛题.pdf
- 资金平衡表.doc VIP
- 小学生四年级上册暑假练字电子字帖生字写字表提前学习练习楷书字帖pdf可打印文件.pdf VIP
- 氢氟酸安全标签.doc VIP
- 2025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江西卷)含答案 .pdf VIP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试题】题库及答案汇总.docx VIP
- 八年级上册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作业设计 (优质案例50页) .pdf VIP
- 商务日语函电第2课 支払い遅延の依頼と回答.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