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PICC导管末端定位X线检查及影像学知识 一、概述 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是肿瘤病人进行化疗和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方法。导管末端位置以置入上腔静脉内为佳,只是由于上腔静脉的压力小,血流量大、流速快,高渗药物和化疗药物可以迅速稀释,对血管的刺激极小,能有效地避免静脉炎等并发症。因此,在临床穿刺成功的基础上,观察导管末端是否准确到位以及指导操作者调整异位导管并顺利送达上腔静脉内成为关键的环节。目前认为X线检查是最简便、实用且行之有效的PICC导管定位检查方法。 二、PICC导管末端定位的X先检查设备要求 进行PICC定位X线检查应具备以下设备条件: 1.模拟/数字化X线照相设备(包括移动式床旁 照相设备) 2.模拟数字多功能X线机。 三、PICC导管定位的X线检查方法 1、胸片检查优点:方便易行(可到床旁);缺 点:价格较高。 2、透视下动态定位优点:方便易行,可现场同时 调整导管位置;缺点:不能做床旁检查。 3、经PICC管血管造影仅于血管变异情况复杂或血管腔内外堵塞、压迫导致置管不能到位时做造影检查。术前必须做碘过敏试验。 四、PICC定位X线检查的解剖学及影像解剖学础 (一)与PICC有关的血管解剖知识 1.上肢浅静脉包括头静脉、贵要静脉及肘正中静脉 头静脉(收集手背静脉网的挠侧部)走行在肘窝稍下方,分出一 支静脉斜向内上方与贵要静脉连接,称为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向上进入锁骨上窝,经胸大肌锁骨头的后面,穿过喙锁胸筋膜,过液动脉的前面,至锁骨的稍下方注入液静脉。 贵要静脉(收集手背静脉网的尺侧部)向上约至上臂的中点稍下方,穿固有筋膜至臀深部,在肱动脉内侧上升至大圆肌下缘与液静脉相延续。 2.腋静脉为上肢深静脉,经液腔至第一前肋外缘续于锁骨下静脉。液静脉所有属支几乎均为成对的,如胸肩峰静脉、胸外侧静脉、肩胛下静脉及旋肱静脉。其中胸外侧静脉较同名动脉为粗,收集范围较广。锁骨下静脉起于第一肋骨的外侧缘,至胸锁关节后面与颈内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 左、右头臂静脉分别在同侧胸锁关节的后方,由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汇合而成;左头臂静脉长约6cm,自左锁骨胸骨端的后方起始,经胸骨柄上半部分的背侧,斜向右下至右侧第一胸肋关节处;右头臂静脉长2~3cm,自右锁骨胸骨端的后方起始,几乎垂直下降至右侧第一肋软骨胸骨端的下缘与左头臂静脉合成上腔静脉。 3.上腔静脉在右侧第一胸肋关节的后方,由左、右头臂静脉汇合而成;自第一、二肋间隙的后侧垂直下降,至第三前肋内端水平进入右心房上部;上腔静脉全程有凸向右的轻度弯曲。 上腔静脉的体表投影:自右侧第一胸肋关节的下缘至右侧第三胸肋关节的下缘之间,划出约2cm宽的区域,即为粗略显示的上腔静脉体表投影范围,部分被胸骨右缘遮盖,见图1、2。解剖变异有左上腔静脉及双上腔静脉。 (二)影像学解剖知识 1、胸部正位显示心脏大血管阴影。右侧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有血管阴影组成,在幼年和青年人中主要为上腔静脉的边缘,较直,向上一直延伸到锁骨水平,升主动脉隐于其内。在老年人主要为升主动脉构成。下段右心缘较圆隆,由右心房构成。 2、血管造影显示上腔静脉由左右头臂静脉在左右侧第一肋软骨和胸骨柄交界水平汇合而成,宽1.5~2.0cm。正位时可见其沿纵隔右缘几乎垂直下行6~8cm进入右心房上部(图1)。侧位居中,略偏前,在其下行过程中稍斜向前方(图2)。 五、PICC定位正常的X线影像判定参考标准 (一)胸部正位相 在胸部正位相中,PICC导管的末端判定参考标准: 1.右侧第一、三前肋内端之间中部(脊椎右旁)或右侧第一肋软骨和胸骨柄交界水平(脊椎右旁)下方4~6cm间(图4-3、图4-4)。 2.脊椎右旁、右侧第一肋软骨内端与心脏大血管阴影右缘上下两端交界处之间中部(图4-50。 3.脊椎右旁、第六胸椎水平上下处(图4-6)。 (二)胸部侧位相 通常为右侧位,若为左上腔时选择左侧位,PICC导管的末端应位于纵隔、肺门影前上方,主动脉窗前下水平(图4-7)。 (三)X线图像定位分析的注意事项 1、判断PICC管位置是否正常以立位胸部正侧位(平静呼吸状态下)为准。 2.对于幼年和青、壮年人,胸部正位相的3个判断标准均可参照,老年人主要以1、3判断标准为准。 3.明显驼背的病人以胸部正位相的1、2判断标准为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很重要)入网设备材料检测结果汇报材料.doc
- =上课原创细胞生活的环境.ppt
- CABG围手术期抗凝治疗体会.ppt
- chip的操作原理是利用DNA.ppt
- CT参数分析仪.doc
- ET操作流程.doc
- HIE临床管理新进展.ppt
- HIV基本知识.ppt
- HLA基本知识.doc
- HPV分型的检测.ppt
- 中国自有品牌发展研究报告(2022-2023).docx
- 5.3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一)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docx
- 2025年腹腔镜外科手术器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膨胀珍珠岩散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自动手摇钥匙复制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自动橡胶注压硫化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自动送料盘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二线制数显表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云锦提包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节能灯电子支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