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组织学02公共组织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组织理论 前管理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古典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系统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当代组织理论;行政组织理论。 2.1 前管理学时期的组织管理思想 2.1.1 中国古代的组织管理思想 (1)国家管理方面 (2)组织管理方面 (3)人事管理方面 (4)军队管理方面 2.1 前管理学时期的组织管理思想 2.1.2 外国古代的组织管理思想 《圣经》曾记载了西方最早的组织管理思想。 古代埃及在行政组织管理方面的主要贡献是设立宰相职务,从而把神权和世俗权力区分开来。 欧洲中世纪的教会管理。 2.1 前管理学时期的组织管理思想 2.1.3 近代西方的组织管理思想 在管理职能、管理原则的研究方面,较有代表性的有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国富论》(1776年);塞缪尔·纽曼(Samuel P. Newman)的《政治经济学原理》(1835年);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的《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年);艾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的《工业经济学原理》(1892年)。 当时的军事理论家、数学家、思想家以及厂长、经理对具体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作了探讨,也取得了一定的收获。 2.2 古典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 2.2.1 科学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美国管理学家弗里德里克?温斯洛?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主要观点: (1)制定标准定额。 (2)挑选一流的工人。 (3)设置计划层、实行职能制。 (4)实行新的奖励制度。 (5)对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实行例外原则。 2.2 古典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 2.2.2 一般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是法国的亨利?法约尔(Henry Fayol) 主要观点: (1)企业的基本活动与管理的五项职能。六种基本的活动:1)技术活动;2)商业活动;3)财务活动;4)安全活动;5)会计活动;6)管理活动,指组织内行政人员所从事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活动,即管理的五项职能。 (2)组织管理的十四条原则。法约尔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归纳出简明的14条组织管理原则:1)劳动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人员的报酬。8)集中。9)等级系列。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的稳定。13)首创精神。14)团结精神。 2.2 古典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 2.2.3 科层组织理论 代表人物: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 主要观点: (1)权威的类型。组织赖以建立的权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卡里斯玛型权威(charismatic authority);第二种是传统权威(traditional authority);第三种是法定权威(legal authority)。 (2)官僚制组织的基本特征:1)实现劳动分工。2)各种公职或职位按权力等级严密组织起来,形成指挥体系。3)通过正式考试的成绩或在培训中取得的技术资格来挑选组织的所有成员。4)实行任命制。5)公职人员都必须是专职的,并有固定薪金保证。6)职务活动被认为是私人事务以外的事情,受规则和制度制约。 (3)官僚制组织的结构:1)专门化的权限和任务。2)职位按照“层级制”(等级制)的原则加以组织。3)官员的选任以专业技术资格为标准,官员可在不同的专业化分工和层级进行职业升迁。 2.3 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 2.3.1 人际关系学说 代表人物: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W. Mayo) 主要观点: (1)“社会人”的观点。 (2)“非正式组织”的观点。 (3)管理职能的观点。 2.3 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 2.3.2 需要层次理论 提出者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 理论要点: 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要按其重要程度和产生的先后顺序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和归属需要、地位或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一个人首先产生的是最低层次的需要,当这一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依次要求高层次的需要;在同一个人身上,这几种需要可能同时存在,但由于其心理发展程度不同,占主导地位的需要也就不同;人的需要带有发展的、动态的性质;管理人员必须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需要,研究调动积极性问题,开展具体管理活动。 2.3 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 2.3.3 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于1959年提出的一种理论。 理论要点: 保健因素不能直接起激励职工的作用,但能防止职工产生不满情绪。只有激励因素才能产生使职工满意的积极效果。 总的来看,激励因素基本上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的,保健因素基本上都是属于工作环

文档评论(0)

别样风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