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1.3《拟行路难》(人教版).doc
[学习目标]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3.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学习重点]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学习难点]
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天天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鲍照( ) 酌酒( ) 踯躅( )( ) 大难不死( )
2.解释下列词语。
(1)泻: (2)断绝: (3)吞声: (4)踯躅:
3.与原文相比,下列各句均有错误,请一一改正。
(1)风吹仙诀飘飘举,犹似霓裳雨衣舞。
(2)在天愿作比冀鸟,在地愿为联理枝。
(3)芷茸兮荷屋,撩之兮杜衡。
(4)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答案:
1.bào zhuó zhízhú nàn
2.(1)倾、倒。(2)停止。(3)声将发又止。(4)徘徊不前。
3.(1)“诀”应为“袂”,“雨”应为“羽”;(2)“冀”应为“翼”,“”应为“连”;(3)“茸”应为“葺”,“撩”应为“缭”;(4)“樽”应为“杯”。
4.作家与作品
鲍照(约415-470),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是“负锸下农”(《谢秣陵令表》)。二十多岁时,在临川王刘义庆门下,因献诗被赏识,擢为国侍郎。以后担任过太学博士及县令等低级官职。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参军,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有《鲍参军集》传世。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才秀人微,取湮当代”的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却越来越受后人重视,有人甚至认为他是刘宋时代成就最高的作者。
[文本研读]
1.全诗突出了一个什么字?试结合诗的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
全诗突出一个“愁”字。
这首诗的开头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作为起兴,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比喻人生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这两句中,隐含诗人的不平之气。但是这种现象,像大自然一样,很难改变。诗的第三、四句,诗人以“命”来自我安慰,声称不要“行叹复坐愁”。不过实际上愁是消除不了的。诗的第五、六句,诗人就借酒浇愁,用唱歌断绝忧愁。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诗的第七句:“心非木石岂无感?”用反问句式,直说“人心有感”,发出了抗争。诗的前四句不言愁,第五、六句借酒浇愁、用歌断愁,第七句是一个大转折,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紧接着第八句,又是一个急转,“不敢言”。第七句那么慷慨激昂,第八句却如此无可奈何,在对比中表现出诗人精神上极度的矛盾、痛苦和忍辱负重。 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更添愁。正如沈德潜所说,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古诗源》)
2.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答案:
从诗歌本身看,作者所说的“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3.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答案:
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问题探究]
1.“安能行叹复坐愁”和“心非木石岂无感”两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
“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个反问句,从字面上看,是说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呢?应该学会自我宽慰。实际上,语言中蕴含着不平之气。这个反问句,诗人含着不平,提出不言愁,感情基本上还比较平稳。
“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大转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到“心非木石岂无感”,感情沸腾,在这句达到了高潮。
[学习小结]
诗歌层次,注意作者情感变化,结合对诗句的理解,把握诗歌主旨。
[课时测评]
1.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鲍照,字明远,唐代著名诗人。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词采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
B.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制造新词,流行一时。
C. 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
D. 起首两句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
2.课文精句积累:在下列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东省威海市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主题单元设计:义薄云天—史记的英雄人物单元设计.doc
- 山东省威海市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主题单元设计:人中之杰,词中之龙—辛弃疾”.doc
- 山东省威海市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主题单元设计:南渡后的绝唱.doc
- 山东省威海市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主题单元设计:走进杜甫.doc
- 山东省威海市2013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威海市2013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威海市2013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山东省威海市第四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doc
- 山东省威海市第四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普通班)试题(无答案).doc
- 山东省威海市第四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doc
-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1.4《蜀相》(人教版).doc
-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1.5《书愤》(人教版).doc
-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1.6第一单元 推荐作品(人教版).doc
-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2.1《春江花月夜》(人教版).doc
-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2.2《夜归鹿门歌》(人教版).doc
-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2.3《梦游天姥吟留别》(人教版).doc
-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2.4《登岳阳楼》(人教版).doc
-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2.5《扬州慢》(人教版).doc
-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2.6《长相思》(人教版).doc
-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3.1《将进酒》(人教版).doc
最近下载
- 招标代理机构入围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x
- GB 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docx VIP
- 2025年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单招语文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VIP
- 高中物理游标卡尺、千分尺、螺旋测微器读数习题.docx VIP
- 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单招测试题(附解析)英语.pdf VIP
- 重磅——2017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及教师版.pdf VIP
- 大班《闽南红砖古厝》.pptx VIP
- 2024贵州黔南州面向优秀村(社区)干部专项招聘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5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共青团入团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pdf
- 3 雪地里的小画家 课件(共21张PPT).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