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3.1《将进酒》(人教版).docVIP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3.1《将进酒》(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3.1《将进酒》(人教版).doc

[学习目标] 1.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2.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诗风。 [学习重点] 探究诗歌的艺术手法。 [学习难点] 体味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天天预习] 1.课内诗句积累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 (3) ,莫使金樽空对月。 (4) ,千金散尽还复来。 (5) ,但愿长醉不愿醒。 (6)古来圣贤皆寂寞,。 。 (7)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出换美酒, ! 【答案】(1)奔流到海不复回(2) 朝如青丝暮成雪 (3)人生得意须尽欢(4)天生我材必有用(5) 钟鼓馔玉不足贵 (6)惟有饮者留其名 (7) 与尔同销万古愁 3.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身上兼有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诗以抒情为主,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杜甫称赞其“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作品有《李太白集》。 【写作背景】本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年)李白“赐金还山”之后。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这首诗可能是三人饮酒宴上的祝酒辞。因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功业无成,“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悲愤填膺,在酒酣胸胆开张之时,借《将进酒》之调,吟出此千古绝唱。《将进酒》本是汉乐府的曲调之一,是为劝酒而唱的歌辞。 [文本研读] 1. 请从诗中找出表达情感的字词。这种复杂的情感表象是什么?真相又是什么? 悲、欢、乐、愁,欢乐,悲愁。 2.诗的开头“黄河”与“人生”之间有什么联系,这四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感情? 明确: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两句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兴手法。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所以从黄河起兴。这二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似乎从天而降,东入大海,势不可回。诗人写黄河,颇能够显示它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基调是壮。尽管也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但有“不复回”之叹,基调却又是悲。紧接着带出对人生易老、光阴易逝的感慨。这前后二句,既是比喻——以河水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再,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反衬人生渺小,因而这四句令人顿生悲意。这四句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阔大,极有气势。前二句从空间上放大,后二句从时间上压缩,开篇即给人横空出世之感。 悲凉、悲怆、悲哀、悲慨、悲伤。 3.当时李白已是两鬓染霜,政治上极其失意浪迹江湖,然而他却说“人生得意须尽欢”、 “天生我材必有用”。 我们应如理解这种思想感情? 明确:“人生”以下六句写“欢”“乐”。诗人年华老去,政治上极度失意,整日穷愁并非其本性,既然此处失意,就另外去寻找寄托。在这里,诗人以为朋友聚会是人生快事,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时行乐。这里有一定的消沉。但并不完全消沉,对政治未完全绝望——“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种诗情体现了诗人的旷达豪放,实际上也是他愤激中的无奈与自我安慰。既是他人生价值的铿锵宣言,同时也是他抑郁情绪的快意释放。(欢乐) 4.李白在丹丘家做客,为何反客为主,举杯劝酒?(品味诗人洒脱狂放不羁性格在文中的体现。) 明确:李白与丹丘是知交好友,关系密切随意。而诗人天性洒脱狂放不羁,加之酒兴所至。 5.“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是诗人的真心话吗? 明确:不是。是仕途失意,志不得抒的愤慨之词。 6.“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是真地在羡慕饮者还是另有所指? 明确:另有所指。这是李白由自身的境遇,联想古今,对荒唐社会的愤怒嘲讽和痛彻总结。(愤激) 7.诗人为何举陈王曹植的例子来对自己的观点加以说明? 明确:一样的才思敏捷,一样的遭人妒忌排挤。诗人此例是拿曹植自比。 面对着古来圣贤皆寂寞的现实,诗人内心有太多的不满和不平。这无限的激愤表现在行为上就成了无比的狂放。“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狂放) [问题探究] 1.本文典型地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请从夸张的运用上赏析这个特色。 诗中的有些夸张写法是凭借数字来表现的,例如用“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用“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用“万古愁”表现愁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高中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