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子宫颈细胞病理学诊断 卫生部北京医院病理科 刘冬戈 1988年12月美国癌症研究所在马里兰州Bethesda会议形成了TBS(1988年)命名系统,具有三个显著特点: 反映了当代对子宫颈癌及前驱病变的最新认识,提出了统一的诊断术语,旨在代替应用半个多世纪的巴氏5级报告系统; 是统一的,可重复的,并且富有灵活性的命名系统; 有利于病理细胞检验医生与临床医生的沟通。 TBS报告系统的基本内容: (1)标本质量的评估: 满意:规定了传统涂片和液基涂片鳞状细胞最低数量:传统涂片8000-12000SC/片,液基细胞涂片5000-20000SC/片;有内宫颈细胞或化生细胞。将第一版中“尚可”,“满意,但存在不足”者归入“满意”。 不满意:A、拒收标本;B、以充分阅片,标本不满意,要指明原因;含ASC-US,AGC或更严重病变的涂片属于可判读的,附加说明,不除外更严重的病变。 (2)非肿瘤性所见 多种菌落、炎症、宫内节育器及放疗后的反应性和修复性改变。 2001年TBS系统将反应性ASC的改变归入NILM。如何界定NILM和上皮异常增生:核虽然增大,N/C50%,核圆形规则,染色质分布均匀,倾向于非肿瘤性过程(反应性)或倾向于鳞状上皮化生,应归入NILM。 “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肿瘤”(Negative for intraepithelial lesion or malignancy,NILM)代替“在正常范围内” 。 修复 (3)子宫内膜细胞 细胞紧密的立体团体或散在单个出现 四十岁或以上妇女标本中出现应给予报告 4、鳞状细胞异常: 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ASCUS) 多数实验室ASCUS约占ASC的90%以上,大多数是提示LSIL,但有10%-20%ASCUS妇女有潜在的CINⅡ或CINⅢ病变。 鳞状细胞异常: l?????? 非典型性鳞状细胞,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atypical squamous cell cannot exclude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ASC-H),细胞大小同化生细胞,核增大,是正常中层细胞核的1.5-2.5倍,明显高于中层细胞的核/浆比,单个成串或密集成片出现。 ASC-US与ASC-H的鉴别 ASC-US:细胞大小同表层或中层鳞状细胞,核相当于正常中层细胞核的2.5-3倍 ASC-H:N/C比高的小细胞(液基细胞更小),核大小为正常中层的1.5-2.5倍,但N/C接近HSIL 鳞状细胞异常: 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LSIL) 与HPV感染有关的鳞状上皮改变,包括“轻度异常增生”和“宫颈CINⅠ”。胞浆多而成熟,核面积大于中层细胞核的3倍,核染色质均匀,粗颗粒状,偶有浓缩不透明。 鳞状细胞异常: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HSIL)细胞比低级别细胞小且不成熟,细胞大小不一,核深染,大小和形状不一,核增大明显或浆减少,核浆比明显增高。 鳞状细胞异常: LSIL和HSIL鉴别:HSIL细胞总体上比LSIL细胞小,核浆比明显增大;实在不能划分时,可判读为“鳞状上皮病变,不能明确分级”或“ASC-H”。 鳞状细胞异常: 角化型鳞状细胞癌:细胞散在,成团的少见,角化细胞形态多样,核异型性,染色质颗粒状,分布不匀,可见核仁。癌性背景。 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单个散在或合胞体,具有HSIL所有特点,染色质呈粗块状,肿瘤性素质常见。 大细胞型鳞癌,胞浆嗜碱性,核仁明显。 5、腺上皮异常 非典型子宫颈管细胞,非特异:细胞呈片状或带状排列,轻度拥挤,核重叠。核大小和形状轻度不一致,核增大,是正常颈管细胞的3-5倍。N/C增高,可见核仁。液基涂片:细胞多呈团,成三维结构。 腺上皮异常 子宫颈管原位腺癌(endocervical adenocarcinoma in situs):细胞呈片状、簇状、带状和菊芯团形,核拥挤,核增大,大小不一,深染,染色质粗颗粒状,分布均匀,核仁小或不明显。核分裂和凋亡小体常见。N/C增高。诊断颈管原位腺癌是困难的。对有疑问的病例,判读为“非典型子宫颈管/腺细胞,倾向于肿瘤”是恰当的。近半数子宫颈管原位腺癌伴HSIL . 腺上皮异常 子宫颈管腺癌:核仁巨大,可见肿瘤坏死素质。液基涂片:三维簇团较常见。 子宫内膜腺癌:细胞单个或小簇团,核大小不一,核极向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