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4 卷 第 5 期 亚 太 传 统 医 药 Vol . 4 No . 5
2008 年 5 月 A siaPacific Traditional Medicine May 2008
白芍品种的本草学研究及现代实验研究
李雪莲 ,来平凡
(浙江中医药大学 , 浙江 杭州 3 10053)
摘 要 :系统整理研究古代本草著作中的芍药 、赤芍 、白芍相关内容 , 比较其中赤芍与白芍的异同点 。从赤 、白芍
的历史沿革 、基源植物 、加工炮制 、产地和采摘时节 、功效主治 、方剂择用等六个方面 , 以本草学角度将两者进行平
行对比研究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主产区白芍原植物除芍药外 , 尚有毛果芍药及多种变种用于临床 。
关键词 :芍药 ; 白芍 ;本草学 ;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 :R281.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2 197 (2008) 0403602
气 , 白者止痛散血 。”《太平圣惠方》所载方中, 多以赤芍药、
0 引言
白芍药分书 ,且祛邪多用赤芍 、补虚多用白芍 。金代成无己
[ 1]
《中国药典 ·一部》2005 年版 规定 白芍为毛茛科植 《注解伤寒论》芍药甘草汤方后注云 : “白补而赤泻 , 白收而
( ) 赤散”,是对宋金以前临床应用芍药的总结 ,对后世影响较
物芍药 P aeoni a l act if lora P al l 的干燥根 。赤芍为毛茛
( ) 大 。至此 ,赤、白芍分用已渐为公认 。
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 P aeoni a vei tchi i L y nch 的干燥根 。
但实际上 ,古今用作白芍、赤芍的原植物尚有多种 。临床实 明代《滇南本草》、《本草品汇精要》以及《医学入门》均
际应用的赤芍、白芍并非完全遵从《药典》的严格规定 。 将赤、白芍分条记述 , 《本草蒙鉴》亦明确指出芍药有赤、白
两种 ,并分述各自的性能及临床应用 。赤、白芍分用遂沿袭
1 从芍药 、赤芍 、白芍历史沿革辨其异同 [ 6 ]
至今 。
[2 ]
赤、白芍在魏晋以前并没有区分 , 《神农本草经》 统称
2 从赤白芍的基源植物辨其异同
芍药 ,谓其“味苦平 ,主邪气腹痛 ,除血痹 、破坚积寒热疝瘕 、
[3 ]
止痛 、利小便、益气 。”《名医别录》 云 :“芍药主通顺血脉、缓 2 . 1 花色之鉴别
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 ,利膀胱、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