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热轧板带钢控冷-20110721-41页-BD.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轧板带材控制冷却装备 的发展及应用 Prof.唐荻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1.概述 2. 板带控冷装备的发展 2. 板带控冷装备的发展 第一代(~1980’s) 喷淋冷却 水流密度300l/min·m2 压力0.20-0.50MPa 倾斜喷射或垂直喷射。 特点: 设备及控制方式简单 钢板冷却速率低 相变强化效果不明显 2. 板带控冷装备的发展 第二代(1980’s~) 层流喷射冷却技术(Laminar jet) 日本住友金属DAC (水幕冷却) 日本JFE的OLAC技术(普通柱状层流) 特点: 水流密度: 380-700 l/min·m2 压力 0.06-0.15MPa 2. 板带控冷装备的发展 第二代(1990’s~) 改进型层流冷却技术(Modified laminar jet ) 加密柱状层流技术 SMS-ACC 气-水混合冷却 CLECIM公司的ADCO 特点: 水流密度: 600-1200 l/min·m2 压力 水冷:0.08-0.20MPa 气雾:0.50MPa 2. 板带控冷装备的发展 第三代(2000’s~) 新型强化冷却技术(Intensive cooling) 代表: D欧洲开发的UFC(Ultra Fast Cooling) VAI的MULPIC技术 JFE公司的Super OLAC NSC的IC(Intensive Cooling)技术 POSCO的HDC(High Density Cooling) 特点: 水流密度: 1760-3600 l/min·m2 压力 0.40-0.80MPa 喷射方式 直喷 斜喷 直喷/斜喷组合 2. 板带控冷装备的发展 2. 板带控冷装备的发展 带钢新型强化冷却装置 国内控制冷却技术 1989年前,部分厂家采用普通集管层流或喷淋冷却。 1989年,北京科技大学和钢铁研究总院与重钢五厂联合研制了国内首套水幕冷却装置。 到2005年为止,国内再也没有新建一套水幕冷却装置,早前建设的水幕层流冷却装置逐渐被淘汰。 1999年,鞍山钢铁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开发了新型加密柱状层流冷却技术及装备。 上集管采用高密度U形集管形式,下集管采用直喷管形式,可实现在线加速冷却。 2009年以来,国内先后开发了超密度冲击射流冷却技术SUPIC(Super Intensive Impinging Cooling - SUPIC)和ADCOS-PM。 国内控制冷却技术 3. 新型控制冷却装备的技术特征 传统冷却装置的缺点 冷却速率低 冷却策略缺乏 工艺适应性不强 新型控冷装备特征 多功能特征 高冷却速率 均匀冷却及板形控制 3.1 多功能特征 适应连续快冷、连续快冷+适中冷却、两段冷却、后段快冷等要求 3.1 多功能特征 基本功能 加速冷却AC(Accelerated Cooling)、 间断淬火IDQ(Interrupt Direct Quenching)、 分段冷却(DC-Dual stage Cooling)、 直接淬火DQ ( Direct Quenching)、 直接淬火碳分配DQP (Direct Quenching Partitioning)等功能 在适应普碳钢、低碳钢生产的同时,还能用于生产热轧双相钢、TRIP钢、贝氏体钢、马氏体钢、复相钢等高强度钢。 3.2 高冷却速率 增加水流密度 提高流量,能够提高对流换热系数。 增加喷水压力 射流冲击区钢板表面流动边界层和热边界层大为减薄,大大提高了热质传递效率。其换热能力与射流速度以及冲击压力密切相关。 水流密度l/min.m2: 喷淋冷却:≤300 普通层流:300-600 水幕层流:430-900 加密层流:600-1200 高密射流:750-2200 缝隙射流:Max.3600 气雾冷却:?? 喷水压力MPa: 层流:0.06-0.15 射流:0.25-0.80 3.2 高冷却速率 改变水流分布 水喷射的驻点附近是核沸腾冷却区,增加直接喷射点和冲击区面积,减少过渡冷却区和沸腾冷却区面积,可以提高换热效率。 改变流动状态 以一定的角度将高流量水喷射到板面,依靠帖服钢板表面高速水流冲刷,抑制蒸汽膜的形成和驻留,有效增加核沸腾冷却区面积。 普通层流 水幕层流 加密层流 超密层流 3.2 高冷却速率 中薄板冷却速率 3.2 高冷却速率 中厚板冷却速率 3.3 均匀冷却及板形控制 3.3 均匀冷却及板形控制 3.3 均匀冷却及板形控制 边部遮蔽技术 头尾避让技术 3.3 均匀冷却及板形控制 对称冷却技术(厚向) 约束分水技术 4. 新控冷装备应用 国内开发的SUPIC技术、ADCOS-PM技术 SUPIC-L : 冷却速度比常规加密层流提高30%, 20mm

文档评论(0)

xx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