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疑似附红细胞体感染病例的护理体会.doc

1例疑似附红细胞体感染病例的护理体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例疑似附红细胞体感染病例的护理体会.doc

1例疑似附红细胞体感染病例的护理体会 左玲燕 徐滔 附红细胞体病(简称“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附着在血液里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淋巴结肿大或黄疸等症状为主要特征[1]。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目前确诊可依靠直接涂片镜检,传播方式包括接触传播、垂直传播、昆虫媒介传播等,在临床上以血源性传播为主。1991年,邵秀珍等报告了我国首例人体感染附红细胞体的病例,后陆续有病例报道,马杏宝等人对我国15个省、市及自治区的调查显示人群平均感染率为43.89%[2]。目前认为人类对附红体普遍易感,且具有家庭聚集性及一定职业分布特点,其感染率与性别、年龄无明显关系。附红体对干燥及化学消毒药品较敏感,对低温抵抗力强。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17岁,因淋巴结肿大10个月、发热7个月伴黄疸于2010年8月收入院。患者家住农村,饲养猫、狗、鸡、猪、马等牲畜,在当地曾按民间偏方口服蜈蚣1条/日,共30余日;另食用猫肉2次治疗,无明显效果。2010年1月起出现发热,伴乏力感,曾辗转诊治,效果不佳,于2010年8月患者出现巩膜黄染,于当地医院行外周血涂片及血压片:粒、红、巨细胞三系增生骨髓象,见到附红细胞体细胞90%以上。曾予头胞曲松钠静脉点滴及紫雪散口服,症状无明显缓解。现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就诊,收入我科。患者入院时自诉乏力,懒言,查体发现患者贫血貌,巩膜黄染,颈部有数枚约1cm淋巴结,四肢关节无红肿及压痛。患者及家属在住院后因经济问题拒绝相关检查的完善与确认,在寻求治疗方案后,最终因经济问题自动出院回当地继续治疗。 入院后,我们护理人员在给予患者细致的护理措施的同时,考虑到患者疑似附红细胞体感染,及该病原体在临床的传播途径,采取了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一方面使患者及家属得到了正确的疾病治疗保健知识,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另一方面,指导患者及家属避免家庭内的附红体的传播。 2 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作者单位: 100032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 作者简介:左玲燕,女,1977年出生,本科,护师 E-mail: zuoly96@ 2.1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 患者正处于上学阶段,病后辗转诊治,疾病一直未得到有效控制,并不断感受到疾病带给他的新的痛苦,患者很担心疾病继续恶化,同时也忧心患者学业有所耽误,不能很快跟上学习进度,为父母增光。我们给患者宣讲,疾病的治疗主要是治疗病原,只要对症,身体健康一般会逐渐恢复,但心理因素也会影响治疗效果,在患者治疗期间,提供积极的治疗及效果信息,帮患者树立信心,缓解了他的忧虑。 我国农村重视男孩的传宗接代与光宗耀祖,加之该患者在他家是独生男孩,年龄又小,患者家属对患者宠爱有加,但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对于进行活检等检查有疑虑,加之为患者治病,目前家中经济处于窘迫状态,害怕人财两空,又怕耽误患者治疗,处于两难抉择阶段。护理人员给予结合患者就医过程的实际情况,给患者、家属宣讲疾病治疗的正确选择,使患者及家属深刻认识到:虽然我国素有“偏方治大病”之说,但不可盲从,有病不可因急切乱投医,应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并要相信科学的检查方法,以免贻误或加重病情;另外,该病的传播、发病具有家庭聚集性的特点,疾病可通过接触传播,但家属对此已无暇顾及,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反复给家属宣讲附红体病的传播途径,提醒家属注意自身防护;另外,向患者及家属宣传生活环境清洁卫生的重要性、注意家养牲畜的健康,及时消灭蚊、蝇、虱等节肢动物,以切断传播途径,预防该病传播[3]。 2.2 职业防护 2.2.1 防护意识的提高 由于医务人员在医疗和实验机构的执业过程中造成血源性疾病感染的病原体有20多种。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我们不断的强化在工作中运用普遍防护原则,采用标准防护措施进行护理工作,对于职业防护课程,每月进行一次,做到警钟长鸣,减少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发生。另外,对于临床上所遇到的少见疾病,及时进行授课学习,使工作人员补充专业知识,对于血源性传播疾病,做到每班交接,提醒值班人员注意。 2.2.2 防护措施的实施 在患者入院时,协助患者清洁身体及衣物,检查有无头虱等,把患者进行单间收治和护理,并保持患者、病床单位整洁,病房进行灭蚊、灭蝇处理,对于患者带入病房常用物品我们逐一进行检查,保证必要的消毒措施,并指导患者家属勤洗澡、勤更衣,严格探视制度。切断虫媒传播途径;由于该病在临床上以接触传播为主,我们医护人员认真交班,为该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操作时采取普遍防护原则,进行标准防护措施,如进行有可能接触血液、体液的诊疗操作时戴手套在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