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2012年学年度高三历史备考说明会.doc
2011-2012年学年度高三历史备考说明会
说明内容:
一、高考趋势及分析
二、复习日程及内容
三、指导思想及理念
四、复习策略及方法
五、学情分析及教法
六、教师评估及自勉
一、高考趋势及对策
考试大纲中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直接信息)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获取隐性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解读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知识包括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即史和论)
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辨别)
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理解)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证明)
3.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物。(表层)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规律)
4.论证和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论证)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评论)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创新)
1、决定高考命题的因素
(1)前三年的高考
所以我和迎舒制作了从09年-11年辽宁省高考三年试卷的考点分析,注重分析,寻出规律。得出的结论是古代史比例大;中国史比例最大;由重视经济史到重视政治史,10年高考就单单出了一道政治史的大题,分值在12分;注意变革时期的历史:如工业革命和中国近代;选修课考查内容与课本脱离,所以高三复习时不专注选修课的复习,只在最后一个月的时候,边进行综合复习,边复习选修;复习中重点抓主干知识。
并且制作了09-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按单元按课的分类习题的汇编,这样在复习到某一部分时可以直接引用。使我们的复习有的放矢,直接和高考接轨。
(2)上海、广东历史高考 在上学期期末全市统考出题时,市教研员曾做过培训,也有提到过,上海和广东是全国新课改的前瞻地区,以他们为龙头,往往是他们出过之后,其它省份第二年会再出,倒是海南的题,比较难,不具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3)命题人的学术背景 比如09、10年出题组的组长杨教授,他本人是学中国经济史的,在经济史部分命题所占的分值比较高。
(4)本年度的热点问题 虽然不会直接考,但会侧面考查,比如今年,关于辛亥革命。
(5)新的史学观点的引入 利用史料的重要性。
2、近三年辽宁高考历史选择题考查的四种形式 四类选择题的分布趋势
由规律中可寻出,关于重要时间的考察越来越被不重视,而主要概念则一直成为考试的重点,所以在讲概念时,要做到理解、运用、综合相结合。
3、近三年辽宁高考历史主观题考查的六种形式 六类主观题的分布趋势
从几年高考试卷分析来看,越来越重视分析原因,而关于认识与评价、比较的题越来越淡出历史的视线了。所以我和迎舒在讲解的时候也应该在有了方向和目标之后有所取舍。
二、复习日程及内容
1、复习日程:
一轮复习:2011、7、11-2012、3、15
二轮复习:2012、3、16-2012、4、30
三轮复习:2012、5、1-2012、6、4
2、复习内容:
三册必修教材共有
26个一级字目、82个二级字目
二本选修教材
三、指导思想及理念
1、总体指导思想:
突出三条主线:
即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文化文明
抓住两个重点:
农业文明时代(古代的中华文明);
工业文明时代(近现代英美法等西方国家文明)。
突破一个难点:
三个领域的文明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提高学科内的综合能力。
三、指导思想及理念
2.强化三个意识
“通史意识”要求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解读历史现象和规律;
“世界意识”要求把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置身于世界的角度来考察,立体地、多角度地分析问题。
“现代意识”要求以当前重大社会热点问题切入
四、复习策略及方法
1、理解·记忆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 理解是思维的纽带 理解是运用的前提
(1)运用考本
课前小测,夯实基础。反复检测,重在重复,重在盯人战术,所谓的“一个也不能少”。
(2)分析教材
①材料处理法。将教材作为材料,运用释读、归纳、质疑、等方式,问题探究,以便更深刻地理解教材。
②观察质疑法。对教材中的实物图片、历史图画、历史材料的观察,联想它们与教材正文的相关性,从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特别注意识别该图反映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状态及发展变化的态势、图中各种特殊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0年吉林市拟推荐认定著名商标名单.doc
- 2010年国家(广东省)精品课程培育项目申报简表.doc
- 2010年城市公共文明调查问卷.doc
- 2010年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各院系指标数.doc
- 2010年大朗镇小学语文教师现场教学设计比赛三等奖.doc
- 2010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doc
- 2010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保障住房状况及购房意愿调查.doc
- 2010年工会工作目标二.doc
- 2010年巴彦淖尔市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考试试题.doc
- 2010年常德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doc
- 2011-2012年度 “童缘”中华儿慈会少年儿童.doc
- 2011-2012年度文明诚信民营企业.doc
- 2011-2012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检测卷.doc
- 2011-2012第一学期仪征市育才小学五年级语文期中试卷.doc
- 2011-2012第二学期石岗二校教师考核表.doc
- 2011-2015年中国保健冰糖市场研究报告.doc
- 2011-2015年中国塑料挤出机行业发展趋势及预测报告.doc
- 2011-2015年中国大理石板材产业调研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
- 2011-2015年中国工业气体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咨询报告.doc
- 2011-2015年中国暖风扇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咨询报告.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