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 选修一)同步课时检测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第9课时《张居正改革》.docVIP

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 选修一)同步课时检测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第9课时《张居正改革》.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 选修一)同步课时检测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第9课时《张居正改革》.doc

训练9 张居正改革 一、选择题 1. 张居正被称为“救时宰相”,他开始执政时,明朝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危局。当时的局面之所以被称为“危局”,主要是因为(  ) ①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 ②蒙古贵族反复南下劫掠 ③东南沿海倭寇猖獗 ④西方殖民者开始侵扰我国沿海地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 “外示羁縻,内修守备”,是张居正推行边防新政的指导方针。下列体现张居正“外示羁縻”思想成功的是(  )A.提高了长城防御体系的抗御能力 B.打退了朵颜部首领南犯喜峰口 C.加强了汉蒙间互市友好往来 D.启用了戚继光等一批著名边将 3. 一条鞭法的推行,“一举而官民积重之弊皆反(返)”。这是因为(  ) ①维护了官僚特权 ②减轻了农民负担 ③增加了国家收入 ④减少了税收舞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简称“青城”,因召庙云集,又称“召城”,是祖国北疆的历史文化名城。它建成于明朝时期,这座城市的修建(  ) A.适应了明王朝对蒙古作战的需要 B.加强了蒙古地区与内地的贸易往来 C.密切了满蒙关系 D.表明蒙古放弃了游牧生活方式5. 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措施的相同特征是(  ) A.改变现行的税收方式 B.重视农业,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C.减轻对农民的剥削程度 D.对统治阶级的利益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 6. 张居正身后毁誉留给我们的思考是(  ) ①功过是非自有历史公论 ②改革必然触动既得利益者,充满阻力和斗争 ③顺应历史趋势的改革必然收到显著成效 ④改革者无私无畏的精神留给后人深刻启迪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万里之外,朝下而夕奉行,如疾雷迅风,无所不披靡。——傅维鳞《明书》 材料二 不独明塞息五十年之烽燧,且为本朝开二百年之太平,仁人利薄,民到于今受其赐。——魏源《圣武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现象得力于张居正于1573年颁布的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主要是当时什么政策的结果?其中,这一政策内在的关系如何?这一改革的措施与材料一中所提到的法律法规有何关系?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条鞭法是明代政府为巩固封建政权,稳定明中期以后的统治秩序,解决财政危机,扩大财政收入由张居正主持而进行的一项赋税制度改革。 其主要内容为: 第一,合并赋役,将田赋和各种名目的徭役合并一起征收,同时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将过去按户、丁出办徭役,改为据丁数和田粮数摊派。第二,赋役负担除政府需要征收米麦以外的,一律折收银两。第三,农民及各种负担力役户可以出钱代役,力役由官府雇人承应。第四,赋役征收由地方官吏直接办理,“丁粮毕输于官”,废除了原来通过粮长、里长办理征解赋役的“民收民解”制,改为“官收官解”制。 (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一条鞭法”体现出的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制度实施的历史背景。 1. D 2.C 3.B 4.B 5.D 6.A 7. (1)张居正颁布的考成法。 (2)“外示羁縻,内修守备”。“内修守备”为“外示羁縻”提供了坚固的后方及基础;“外示羁縻”又为“内修守备”创造了一个安定的环境。正是由于政府整顿吏治,实施考成法,提高了政府的行政办事效率,内阁成为变法中枢,为全面推行边防新政铺平了道路。 8. (1)由繁变简,由人丁税为主变为土地税为主,由实物税变为货币税,以税代役,简化征收手续(“民收民解”制改为“官收官解”制)。 (2)明朝中期,农民赋税负担过重,阶级矛盾尖锐,国家财政困难。旧的赋税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高中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