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传承历史、和谐回归.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承历史、和谐回归.doc

传承历史、和谐回归 ——对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史的梳理及思考 嘉兴市教育研究院 徐辉球 [概要]仔细研究信息技术课程短短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程序及文化”和“工具论”这两种课程观点一直伴随其中、此消彼长。在网络普及时代已经到来的今天,我们的教学环境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迫切需要重新调整信息技术课程的定位,在两种课程观点之间找到某种平衡点。综合多种课程新思想,本文提出“传承历史、和谐回归”的观点,即兼顾“工具论”,回归“程序及文化”,让信息技术的课堂充满人文气息。传承历史、和谐回归是解决信息技术课程存在问题的必由之路,这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需要,是适应复杂电脑网络环境的需要,是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课程 技术 科技 历史 回归 程序文化 工具论 据考证,“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年间,用于指课业及其进程,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度的意思。也就是说,“课程”有着悠久的历史。不过,信息技术课程却是年轻的——它至今只有短短的二十多年的课程发展史。而就在这短短的二十多年的课程发展史中,关于其学习范围和进度的争议却一直没有中断过。因此,我们觉得,及时梳理其发展史并思考其发展方向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必要。 一、两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与两种信息技术课程观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史上,曾经有过两种主要的课程观,其产生根源来自于两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 1981年8月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WCCE)上,来自苏联科学院的伊尔肖夫(A.P.Ershov)向大会作了题为“程序设计,第二文化”的报告,就程序存在的普遍性作了精辟的阐述,提出了人类生活在一个“程序设计的世界”的观点。这一报告代表了当时已经开展计算机教育的各个国家对于计算机教育的认识。由此,程序设计思想成为全世界20世纪80年代最重要的信息技术教育思想。受其影响,我国计算机教育界一些资深专家认为: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算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是计算机所独有的,也只有通过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和程序设计方法的学习,才有可能获得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用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比数值计算的能力更为重要。因此,这些专家强调:在基础教育中,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和程序设计方法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能迎接信息化社会挑战的新型人才所必需的,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要加强。根据专家的意见,教育部于1982年开始在全国部分学校开设程序设计选修课,产生了第一个以程序设计为主的试验性教学大纲受国际工具论的影响,国家教委颁发了第二个试验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增加了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等应用软件,名称改为计算机课2000年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课程的名称由计算机课改成信息技术课程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影响,我国将课程名称由“计算机课”改为“信息技术课”。在很多人的感觉中,“技术”等于“操作”,信息技术课就成了计算机操作课。“工具论”的课程观由此走到了极点,虽然课程的范围变大了,但“技术”概念的认知误区,却使得课程的内涵反而比“计算机课”时更加缩小,因为它完全否定了程序与算法的教学。 “Information Technology”可以译成“信息技术”,也可以译成“信息科技”,一字之差,其定位完全不同。称为“技术”,等同于某种劳动的技能,实质上割裂了科技的人文属性。放弃了“程序及文化”的纯“工具论”,实质上就是放弃了信息科技的人文性。 2002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展开,由于“技术”与“操作”、“实践”给人的感觉近乎同义,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就归类于综合实践,甚至连自己的课程标准都没有。 进入新世纪第七个年头的今天,常规应用软件的使用对学生而言已显得简单易懂;同时,虽然应用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复杂,但日常生活学习需要使用到的功能却很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强调工具性教学,势必会走向两种分化——其一:强调工具软件的操作技巧、操作难度,教授很少用到的软件功能,学生为学而学,造成学生对所学内容毫无兴趣;其二:强调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弱化本学科的技能。而且,由于教师本身知识结构的不同,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缺乏,这种整合的把握很难。 一边是学生不想学,一边是教师能力所及确实难为——我们认为,课程面临的矛盾,已经无法通过简单的课堂变革来解决。因此,在当前的现实环境下,我们迫切需要重新调整信息技术课程的定位,在“程序及文化”和“工具论”之间找到某种平衡点。 三、传承历史、和谐回归——解决信息技术课程存在问题的必由之路 宋朝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提出 “小立课程,大作工夫”,这指的是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要尽可能地精简。省教育厅张绪培副厅长在2006年末省市教研室主任会议上也曾经

文档评论(0)

guj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