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语文《浅析“诗眼”》二轮专项复习参考.docVIP

2014高考语文《浅析“诗眼”》二轮专项复习参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高考语文《浅析“诗眼”》二轮专项复习参考.doc

浅析“诗眼” “诗眼”,最早见于杨栽《诗法家数》:“诗要炼字,字者,眼也。”清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刘熙载对此说做了丰富和进一步阐述:“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映照。”诗眼,是借人眼为喻的,它是诗中最能开拓题目意趣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是足以使全诗生辉、通体发亮的聚光的焦点。诗眼的锤炼和安设在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今诗家正是从这点出发,无不通过自己的精心构思,巧设诗眼,将自己的“立言之本”(李渔语)昭示给读者。 诗眼分为两种类型:“句中眼”和“篇中眼”。 一、句中眼。就是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能使诗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字。一般是动词、形容词。2003年高考就考查了这种类型,要求鉴赏王维《过香积寺》颈联中两个“诗眼”的精妙。鉴赏的方法是由字及句,由景及情。具体来说就是从字意,表现手法,写出景物的特点,包含诗人的情感等角度来体味。 (一)、动词 例1:李商隐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分析:“逐”和“带”是诗眼。“逐”追逐的意思,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枝的蓬勃生气。本来是斜阳照着柳枝,秋蝉贴在柳枝上哀鸣,诗人却用两个“带”字反说柳枝“带”着他们,同样是化被动为主动,化客观死景为活景,表现了秋日之柳的不幸。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表达了诗人迟暮之感。 例2: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 分析:“蒸”是蒸腾的意思,形象地描绘了雾气蒸腾,湖面浩淼的特点。“撼”是摇撼的意思,描绘出了波涛汹涌的气势,雄伟壮阔的景象。诗句在写景中,包含了作者歌颂太平盛世,想要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例3: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分析:“惊”字用得好,鸟儿的惊动反衬春涧的幽静。体现了诗人心境的宁静。 (注意:动词常用的手法是拟人和衬托) (二)、形容词 例4:王维《使至塞上》颈联“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 分析:“直”写出烽烟劲拔、坚毅之美。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感受,用一个“圆”字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于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 二、篇中眼。一般是指全诗中最为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关键性词或句子。篇中眼是作者感情的喷发口,它能更好地显示诗歌的意境,它往往熔铸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出情和景或者是景和理的有机统一。 例5:李清照的《醉花阴》,这首重阳词,结尾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分析:一个“瘦”字,是全篇的词眼。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思妇形象与凄凉环境显得十分协调。 例6:王维《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分析:诗中的“不得意”三字,是全篇的诗眼。不仅交代友人归隐的原因,表现他失意不满的情绪,同时也从侧面表达诗人自己对现实愤懑不平的心情。 例7:王之涣的《登鹳鹊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分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是诗眼,这个句子,使人们从登楼远眺的情景中激发起积极向上的精神境界,这里有向上进取的精神,有高瞻远瞩的心境,也道出了要站在高处才看得远的哲理。 不管是“句中眼”还是“篇中眼”,只要联系全诗,从景、情、理等角度去细心体味,总能玩味出其间的精彩。 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 欢迎加入7C学科网,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