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ppt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体解剖生理 第一章 消化和吸收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加工、分解为吸收物质的过程。 吸收:消化产物经消化道粘膜上皮进入血液循化和淋巴系统的过程。 (一)、机械消化 ⑴口腔 ⑶胃 ⑷小肠 (二)、化学消化 二、吸收 (一)吸收部位 胃吸收能力低:少量水、无机盐 小肠:主要吸收部位 大肠:主要吸收部分水和无机盐 (二)吸收形式 糖类:单糖形式吸收(葡萄糖、半乳糖>果糖>甘露糖) 蛋白质:氨基酸与小分子肽 脂肪:甘油、脂肪酸 胆固醇:游离胆固醇 维生素:大部分在小肠上部被吸收,维生素B12与内因子结合在回肠被吸收 第二章 排泄 排泄:机体的代谢终产物、摄入过多或不需要的物质经血液循环被运输到某一排泄器官而排出体外的过程。 肾 功能:排泄,维持酸碱平衡、水平衡,生成肾素及促红细胞生成素 结构 滤过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了血细胞和血浆蛋白外,血浆中的水分、所有晶体物质可以从肾小球滤过,形成肾小球滤液,即原尿 重吸收 概念:物质从小管液转运到血液的过程 主要发生部位:近球小管 重吸收物质 影响重吸收的因素 第三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血液 体液:人体内全部的液体。 一、血浆 1、成分: (1)水 (2)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 免疫、凝血、运输、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3)无机盐:维持酸碱平衡、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 2、血浆渗透压 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 血浆pH值:7.35--7.45 二、血细胞 (一)红细胞 (1)形态与特性:   双凹圆盘(人),无细胞核,血红蛋白含量较多   具有可塑性变形 细胞脆性   溶血:血浆渗透压下降,红细胞吸水膨胀,导致细胞发生破裂,血红蛋白外逸的现象 (2)功能:通过血红蛋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并对机体产生的的酸碱物质起缓冲作用 (3)红细胞生成调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二)白细胞 (1)中性粒细胞 具有较强的吞噬和消化外来病原体的能力,第一防线 (2)嗜酸性粒细胞 具有吞噬能力,无杀菌能力 能限制或减缓速发型过敏反应,参与寄生虫免疫 (3)嗜碱性粒细胞 无吞噬能力,释放肝素、组织胺等,与过敏反应有关 (4)单核细胞 可转变为吞噬能力最强的巨噬细胞 (5)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 免疫 免疫 抗体: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的 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 球蛋白。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三)血小板 (1)血小板是 从骨髓中 成熟的巨核细胞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无细胞核 (2)生理功能 1.生理止血 A.受损部位血管局部收缩 B.血栓形成 C.纤维蛋白凝块形成 2.参与凝血 释放凝血因子 3.保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血液凝固 (1)概念:血液转变成不流动 的胶冻状 (2)本质: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 纤维蛋白 (3)过程: 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 形成 外源性凝血系统较快 2.凝血酶原被激活成凝血酶 凝血酶可催化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3.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使血液转变为血凝块 血清:血液凝固后产生,透明淡黄色液体,与血浆的区别是血清中无纤维蛋白原和某些凝血因子 抗凝血系统:肝细胞、肝素 血型和输血 Rh血型: Rh阳性:有Rh凝集原 Rh阴性:无Rh凝集原 血清中无天然抗体,输血后产生 第一次输血不一定出现红细胞凝集, 注意第二次输血 第二节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 心脏和血管组成机体的循环系统,血液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循环流动。 心音 心动周期中心室的舒缩、心瓣膜的启闭、血液流速的增减等所产生的声音。 第一心音:音调低、持续时间长,心室开始收缩的 标志,产生原因是心室瓣的关闭。 第二心音:音调高、持续时间短,心室开始舒张的标志,产生原因是动脉瓣关闭。 心脏泵血能力的 评价: 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搏动一次所射出的血量 每分输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所射出的血量 影响因素:前负荷、后负荷 血管 各类血管: (1)弹性贮器血管 大动脉、主动脉,含有丰富的弹力纤维,心缩时暂时储血 (2)阻力血管 小动脉、微动脉,影响血压,控制血流量 (3)交换血管 真毛细血管,仅一层内皮细胞,血液和组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